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方法:所谓秘方其实很简单

跟陶叔学编程 跟陶叔一起学
2024-08-30

  前面的两篇文章分别讨论了什么是学习和如何解决问题,这篇文章谈谈具体的学习方法。

  在谈具体的学习方法之前,陶叔还是那个习惯,希望大家先认真思考,要想明白一个问题,在学校学的到底是什么?

  其实很简单,三个字:知识点!

  很多讲学习的书和文章顾忌很多,遮遮掩掩不给讲透,但陶叔没有这些担心,直接告诉大家:课本上的内容是由一系列知识点组成的,学习就是先要理解知识点,再通过习题了解并掌握知识点相关的解决问题的模型(即题型)。

  在一名学生的头脑中,对每一个科目都应该有两张网络:

  第一张网络是由课本中的知识点组成的树状网络,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就是你理解它们的线索。(参看第一篇文章《什么是学习?你认为对的可能是错的》)

  第二张网络是知识点与题型之间对应的网络,当你看到一个知识点时要快速联想出它对应有哪些题型。(参看第二篇文章《如何解决问题?你认为错的恰恰是对的》)反过来,当你看到一道题目时,也要快速反应它是属于什么题型,或者由哪几种题型组成,最终追溯到它要考察的是什么知识点。

  在校的学习,其实就是一个“课上理解知识点——形成知识点网络”和“课后大量做题——建立知识点与题型关系网络”的过程。

  那这不是妥妥的应试教育吗?是的,陶叔思考当前的教育现状,结论是应试教育的大方向并没有变,针对应试教育进行学习是真正的捷径。如果喜欢听那些高大上的教育理论,大谈教育改革理想之类的,可以跳过本文,我并不想在这篇文章进行讨论。

  在明确了这个方向之后,又该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呢?必然是有利于这两张网络形成的方法。


  方法一:比任何辅导书都要好用的书

  前面说了,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点。那什么是知识点?课本上并没有直接写明,但是老师在讲课时会逐一进行讲解,这就需要学生在听课时有对知识点的敏感——老师花了不少时间反复解释的内容就是知识点。有些学生上课不认真,老师在花时间讲重要内容时走神了,而为了活跃气氛讲笑话时才来精神,这就把在课堂上抓住知识点的机会错过了。

  再进一步想想,老师又是如何知道课本上什么是知识点的呢?靠教学经验吗?不全是。陶叔今天豁出去把老师的底都告诉大家,老师靠的是这个:《教师教学用书》(也就是俗称的教参)。教参上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列得明明白白。

  我们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为例。它长成下面这样:

  我们翻到该书正文的第4页,这里清楚地写明了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就是由知识点和每个知识点要求掌握的程度组成的。

  我们看一下这个教学目标,就能根据要求掌握的程度来推测可能出什么样的题目来考察对应的知识点。比如对“鸳、鸯”等字要求的程度是“认识”,那就有可能出拼音、选择等题目,而“融、燕”等字要求的是“会写”,那就可能出根据拼音写汉字。

  其它科目的教参同样也会写明教学目标。老师在讲课时,就是根据教参的要求,挑出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不管老师具体是采用的什么教学办法,是满黑板写公式推演,还是讲故事引起大家注意,或者提问让学生回答,目的都是一个——把知识点植入学生的大脑中!

  现在,陶叔直接把这个老师的秘密武器告诉大家,学生只要把教参中教学目标所列出的知识点逐一进行学习掌握,就可以确保基础打牢。

  另外,教参并不需要购买,在网上就可以搜到现成的资料,只是要注意找对自己所使用课本的版本。


  方法二:及时并反复编织知识点的网

  明确哪些是知识点之后,就要通过理解来掌握知识点。前面的文章说过,所谓理解就是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有找到联系才能牢固记忆。那有没有一种方法能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直观表示,方便随时回顾加强理解记忆呢?

  有的,这种方法很简单,就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由英国人托尼·博赞发明,他在《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这本书里首次介绍了这种记录方式。思维导图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一长串信息变成相互关联、容易记忆的图,画起来非常简单,而且有较高趣味性,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条理。一般来说,思维导图长成这样:

  也可以很花哨,如这样:

  我们不要把思维导图看得太高大上。其实在“思维导图”这个词出现之前,很多人做笔记就已经在按着相似的思路在做了。比如在听领导讲话时,领导讲第一点、第二点……我们做笔记会把它们依次竖向排列,再用一个大括号给括起来。思维导图的做法也差不多,但是更全面。它有三个特点:

  一是所有延伸出的关键词最开始都是由同一个“根”关键词引出。对课堂笔记来说,这个根关键词就是课文的题目。

  二是从根关键词可以延伸多个二级关键词,每个关键词又可以再往下一级一级一直延伸。

  三是关键词可以任意摆放,最大利用纸面空间。

  陶叔建议学生在课堂上尝试用思维导图来做笔记。这样的好处是:必须在上课的时候进行两种思考,第一要思考提炼一个什么样的关键词来概括当前的知识点。第二要思考当前的关键词与已有的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思维导图笔记并没有标准答案,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做。这是一个反复训练的过程,通过记笔记来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而最先得到的好处则是通过记笔记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减少走神。

  而课后进行的复习,就是对照思维导图笔记回顾,同时把图优化调整的过程。优化调整,一方面是修正记录时的错误,并补充完善;另一方面是与之前的课本内容进行联系,新的知识点是不是由之前知识点引申而来,是不是能够为解决之前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复习不是简单地把知识点的文字重新过一遍,而是把头脑中知识点形成的网络编织得更加紧密一些。


  方法三:把题型一网打尽

  思维导图笔记重点是在听讲的过程中,通过完成“提取关键词”与“建立连接”两项任务保持专注,从而最大程度获取知识。长期坚持做思维导图笔记将使学生的抓重点与思维条理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但是,前面说过,真正答题时很少直接考察单个知识点,而是考的问题模型。

  有很多辅导书会归纳各种模型,大家自己去找合适的书就行,这里就不做带货了。只是大家在做题时要有题型的概念,不能光埋头做题。长期的做题最后训练出的理想状态是:一看到题目就可以反应出这是什么题型,同时知道考察的是哪几个知识点。从这些知识点出发,之前有哪些解题思路。脑中有了这些做底,做起题来也就不会慌了。

  这就需要有一个方法把平时做题时思考得到的“知识点—题型—题目”之间的对应关系给记录下来,以供经常回顾。这就可以用“康奈尔笔记法”。

  康奈尔笔记法由美国著名的康奈尔大学的教授沃尔特·波克创造。它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笔记方法,把记录与思考进行结合,也将笔记从课上延伸到课下,形成一个从课堂记录到课后复习的连续过程。下面讲解具体的操作步骤。

  首先,将笔记本的页面分成如下图所示的左、右、下三个部分:

  左边部分占整个页面70%的篇幅,叫作“记录栏”;右边部分是“简化栏”,下方部分是“联想栏”,右、下两部分各占整个页面15%左右的空间。将笔记本页面分为三个部分其实就是表明这种方法要分为三个阶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记录。记录就是在课堂上听讲做笔记,当然可以继续用前面的思维导图法来做,目的是有条理地记录老师讲课的关键之处。

  第二阶段:简化。在课后(可以选课间或自习时),花几分钟快速过一遍记录区内容,从中找出讲课内容的知识点。因为讲课内容并不全是知识点,很多是为知识点做的铺垫。做简化就是把铺垫内容去掉,只留下知识点。

  第三阶段:联想。在做作业、考试时会遇到本节课的知识点,应当做完题目后及时回到记录这个知识点所在的笔记页面,把相关题型以及心得记录下来。长期积累就可以让学生对做题产生条件反射,迅速联想到相关知识点。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基于前面的学习理论,旨在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与总结归纳,最终形成自己的两张网络。方法很简单又很有效,但是最重要的是需要自己坚持。

  学习中明白努力的方向,得到有用的方法,这是知识积累的开始。而积累的结果如何,还要看学习的效率,学习效率则取决于良好的学习习惯,下篇文章我们再谈这个话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跟陶叔一起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