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不必要的会议“瘦瘦身”

甬轩 浙江宣传
2024-09-08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白天上班开会,晚上加班工作”……在网络上,不少基层干部困于开会,频频对开会展开“花式吐槽”。


前不久,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一起案例显示,2022年,某单位要求下属企业参加的会议达800余次,平均每个工作日超过3次。


高频开会,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开会的意义在哪里?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会吗?


图源:视觉中国




动员会、推进会、表彰会、慰问会、分享会……一些基层干部的工作日常是“大会套小会,会议不断线”。只要一部手机,会议不仅能从八小时内开到八小时外,甚至能从国内开到国外。那么,“跑偏”的会议都整出了什么“花活”?


“兜圈子”。有些会毫无主旨,讲话的内容永远都在“跑题”和“说回正题”之间反复横跳。消磨掉大半天以后,因为没能得出切实可行的结论,只好以一句“会后再讨论”潦草收场,而会后的讨论仍然是同一拨人继续参加,循环往复。会议开了一次又一次,问题却没有解决。这样的会议,让讲的人心力交瘁、听的人昏昏欲睡。


“夜猫子”。有些会议总开在夜幕降临的时候,不乏冠之以“复盘”的名头,用来总结白天的工作成果,形成明天的工作计划,明明几分钟就能结束,却因为相互扯皮、推诿拉长了时间;有的领导说“下班前简单碰一下”,谁料这一碰就碰到了深夜,会上再浓醇的“鸡汤”也喂不饱基层干部的饥肠辘辘;有的虽然不开面对面的会议,但一到晚上,工作群就弹出视频会议、电话会议。


“讲排场”。有的地方和单位认为,会议开得规模越大、层次越高,说明自己越受到基层重视,于是过度追求参会单位数量和领导层级,推进一项工作也好,传达一项内容也好,动辄通知相关部门和条线的负责同志都来参加。实际上,基层一些同志往往身兼多职,今天参加完这个会,明天又要去参加别的会。有同志说,光开会都忙不过来。


“表演秀”。有的地方把开会当路演,战略、愿景“空中飘”,套话、大话“满天飞”,脱离了基层干部的实际情况;有的领导将会场当成“秀场”,讲了什么不重要,别人看到什么才重要,热衷于上新闻、发报道,把说了等同于做了。


漫画 图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开会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基层干部排斥的并非开会本身,而是令人深恶痛绝的形式主义。多年来,“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台下听得昏昏欲睡”的场面数见不鲜。那么,滔滔“会海”为何时不时“回潮”?


“以开会代执行”的懒政思维。在一些人看来,一会复一会、每周多开会,这是彰显“有作为”的最优选择,又是规避风险的最稳“套路”。比如,有的领导干部缺乏担当精神,乐于通过各种会议把任务层层下放,把责任层层甩锅,只要开会了,就等于该部署的都部署了,该执行的都执行了,工作出了问题那就是基层没有干好。事实上,会议越多,基层干部就越难应对,久而久之便容易“消极怠工”。


一副对联,上联是“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下联是“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这是对懒政思维的极大讽刺。


“以开会显政绩”的功利心态。一些急功近利者把开会作为展示政绩的不二法门,背后是贪恋虚功的政绩观在作祟。他们只唯上不唯实,只唯政绩不唯群众利益,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批评过的“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


比如,只要上级部门有指示,有的地方就不分轻重缓急,不惜劳师动众,热衷于先开会高调表态。倘若这些表面文章奏了效,乃至成了升迁资本,便很容易让形式主义会风屡禁不绝。


“把开会当绩效”的错误导向。一些地方的绩效考核,不注重实际成效,过度强调指标的一刀切和留痕,客观上也为新的“会海”回潮推波助澜。如果开会的数量形式、汇报材料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或者决定绩效考核,便很容易让基层干部忙于“美化包装”,而忽视了工作实绩。


比如,某地在开会时常常浮在表面、流于形式,虽然每次会议记录都洋洋洒洒上千字,但翻开来细看,竟连续数次近乎雷同。再如,有地方在项目评选会中,以创新名义加入了唱歌跳舞等环节博眼球,也着实是轻重颠倒,表演痕迹过重。


图源:视觉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显然,“文山会海”就是无谓的事务之一。《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要“严格精简会议”。给会议“瘦身”不能沦为一句空话。对此,笔者有几句话想说。


要开更加高效的会。基层事务千头万绪,从部署工作到落实推进,从统筹规划到任务分解,从经验交流到复盘总结,很多环节确实都离不开会议。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开会要开小会,开短会,不开无准备的会。”如果会前都毫无准备,会中东拉西扯、支支吾吾,全都留待“会后再议”,那么,其实开再多次会都毫无意义。要聚焦会议主题,把功夫花在会前,提前想清楚要讨论的问题、要探讨的举措,少讲套话空话,多讲实话真话,才能真正推动工作。互联网时代更要把会议开得“降本增效”,有的会议可以线上开,有的会议可以合并开。


要多开解决问题的会。开会是为了集思广益,解决问题。有网友调侃“经常开会的单位效率低”,这并不是毫无道理。当大事小事都要开会决策,不可避免会影响工作效率、增加基层负担。


毛泽东同志早在延安整风时就大力倡导改革会风。他曾指出:“一年开几次会,或者大会或者小会,解决当前发生的问题。如果有问题,就要从个别中看出普遍性。”开会时,不妨少一些照本宣科,直接奔着问题去,甚至到现场、到一线直接解决问题。


要做好会议的“后半篇文章”。“散会不追踪,开会一场空”。把考核的指挥棒用好,牢牢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才能把开会的效能真正体现出来。对政府部门而言,一套高效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至关重要。


比如,在考核评价体系上,把解决多少问题、办了多少实事、群众满不满意作为重要的考评依据,从根子上杜绝形式主义。当然,会议“减负”,不是减掉责任和担子,而是让大家把更多时间腾出来抓落实,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付诸实践,用实际行动来树立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


给“虚胖”的会议“瘦瘦身”,少一些形式主义,多一些高效执行,才能营造风清气正、唯实唯先的好生态,这是基层干部群众所热切盼望的。





各位读者: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留言在本文发布的24小时以内得到点赞数最高者,将获赠《话由心生》一套。您觉得开会的意义是什么?来评论区聊一聊吧!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浙江宣传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