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案例 | 顾维钧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签对德和约(上)

吴建民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吴建民

  1939 - 2016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65年到1971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过法语翻译;1971年成为中国驻联合国首批代表团工作人员。

在5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驻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及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展览局主席等职。


音频

正文

顾维钧1888年生于上海,1904年8月赴美留学。1912年,正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顾维钧,接受了刚刚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的邀请,返回中国担任总统府英文秘书。1915年,顾维钧出任中国驻美国公使。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出席巴黎和会。

顾维钧

顾维钧是民国时期中国最著名的外交家。有人曾问过晚年的顾维钧,搞了一辈子外交,最得意之举是什么?他回答说,是巴黎和会。其女儿顾菊珍说:“中国现代史表明,先父顾维钧是在国际会议上对列强说‘不’的第一人。”

以顾维钧为代表的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对德和约,使日本通过和约窃取德国在山东权益的企图受挫,在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案例着重研究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代表中国拒签对德和约的情况。

 一、背 景  

1

中国与“一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中国人觉得在欧洲打仗离中国很远,与我关系不大。中国政府遂宣布中立,并照会各国,声明在战争中不参加任何一方。交战国均表示承认中国为独立国。

不久,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在中国参战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协约国为拉中国参战,曾许诺“保证中国会取得大国的地位”。

1917年8月14日,中国政府对德、奥宣战。中国宣布参战后并没有派兵到欧洲作战,但曾派遣华工前往英国、法国、俄罗斯和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为协约国集团战地效力,并且为协约国家提供了大批粮食等援助。

“中国参战后,协约国相继向中国保证,支持中国享有国际大国地位,并于9月8日对中国所提出的参战条件作了答复。同意:

一、庚子赔款暂缓5年偿还(俄国只允暂缓一部分),不另加利息,并撤销对德奥的赔款;

二、增加5%关税的原则,具体办法另行议定;

三、天津周围20里内中国军队可以暂时驻扎,以防范德奥两国侨民的行动。”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持续了四年零三个月之后,以德奥集团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2

中国出席巴黎和会

希望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1897年,德国借“教案”事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由于清政府软弱无能,次年3月6日,被迫与德国签订《胶澳租借条约》。除了赔偿数百万两白银外,条约还规定将青岛及胶州湾租借给德国99年,山东正式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成为战败国,其在中国的权益理应归还中国。而且,中国在一战中对德宣战,是名副其实的战胜国,因此,自然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作为安排战后新秩序的巴黎和会成为中国收回山东的最佳场所。中国朝野许多人士都期望通过巴黎和会废除几十年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以战胜国的姿态在和会上一下子改变近八十年来受屈辱的历史。

1919年1月,中国派出以外交总长陆徵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

3

日本力图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1914年8月,日本政府以“承担日英同盟的义务”为借口,打着“保卫东亚和平”的幌子,宣布对德作战,并对德国的租借地发动了进攻。

日军出其不意地在其租借地不远的后方龙口登陆,向青岛推进。这一举动事先并没有通知中国政府,显然是对中立国领土的侵犯。

德国由于在欧洲战场无法分身,在青岛的抵抗只不过是象征性的,仅两天的工夫战争就结束了。

德军投降之后,日军进入并接管了包括青岛在内的整个德国租借地,紧跟着控制了青岛至济南府的铁路。

随后,1915年1月刚从东京返回的日本公使要求特别会见袁世凯总统,公然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

“二十一条”要求的内容共分“五号”,即五部分,其中“第一号”规定要求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给他国;准许日本修建自烟台(或龙口)连接胶济路的铁路。

显然,日本的目的是向山东省进行扩张,同时,还意味着要把战略要冲山东省作为日本的势力范围,为瓜分中国作准备。

“二十一条”是要中国的政治、军事、财政及领土完全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把整个中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完全违背了国际关系的根本准则。

1915年5月25日,“二十一条”签字时中日代表合影。左起:(中方)外交次长曹汝霖、外交总长陆徵祥、秘书施履本;(日方)参赞小幡西吉、驻华公使日置益、书记官参赞高尾。

但是,袁世凯为了换取日本对其复辟帝制的支持,向日本表示,除第五项“容日后协商”外,其余全部接受,这为后来山东问题的解决埋下了隐患。

4

中国开始时

对实现自己的合理要求寄予希望

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欧战即将结束之时,发表了著名的《十四点宣言》。其中规定的国际盟约不得秘密行事、国无大小一律平等原则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

许多国家,尤其是日本,曾签订了众多有损中国主权的秘密条约,如“二十一条”。每当中国在外交上独立行动时,这些国家即以密约为依据,处处限制中国的行动。因此,威尔逊的主张对中国外交显然是有利的。

在一战初期,中国并没有参战。随着战争的深入,巨大的伤亡使得交战各方兵源锐减、劳力奇缺,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使英法等国的人力资源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为摆脱困境,英法等国把目光转向中国,招募华工来解决战争需求。

10万参战军在青岛集结,准备赴欧洲战场。

在两年的战争中,中国共派出17万劳工到达欧洲,主要工作是战地后勤。到战争结束,大约有近两万名劳工因为战争和疾病死在欧洲。

一战以后的国际环境,中国在战争中的特殊贡献,以及西方各国政府的承诺使中国政府有理由相信,在一战以后重新分配各国利益的巴黎和会上,中方的合理要求会得到西方各国的支持。

5

顾维钧在和会前进行了悉心准备

顾维钧虽然年轻,但学识渊博,深谋远虑。

1917年,中国对德国宣战。敏锐的顾维钧感觉到协约国不久将取得胜利,中国可以借战胜国的机会收回德国在华特权,恢复大国地位。为此,他作了悉心的准备。

他在大战结束前就在驻美使馆内成立小组,专门研究与战后和会相关的问题,并将研究报告送交国内,主张应向和会提出收回德国强占山东的权益。

顾维钧与约翰·穆尔

他还向外交部建议,聘请自己在哥伦比亚大学习时的指导教授约翰·穆尔为使馆顾问,借重他的外交实践经验和国际法知识为参与和会作准备。

在被任命为外交团代表,前往巴黎参加和会的前夕,顾维钧整天埋头于准备工作,为中国代表团草拟了一项计划,包括“二十一条”、山东问题、收回租借地等七个问题。

此外,他还对国联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为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顾维钧还专门拜会了以威尔逊总统为首的美国代表团,向他们阐述了中国对和会的要求,获得了美国政府在和会上尽力支持中国的承诺。


- 未完待续 -


文字 | 《外交案例》吴建民著(出版于2007年)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玄一




推荐阅读 /


序言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交案例 | 顾维钧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签对德和约(上)

吴建民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