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茨默 著,杨富学、熊一玮 译 | 三件古突厥语《五台山赞》残片

智慧菩萨文殊师利以由五要素组成的诸多名号而闻名于世,迈耶尔(F. J. Meier)认为这五要素与五台山的五座山峰恰成对应。[1] 如所周知,至少自5世纪始,文殊崇拜即已与名山崇拜密切联系在一起了。[2] 诚如拉莫提(E. Lamotte)所言,文殊崇拜在唐代臻至极盛。[3] 欧阳瑞(Raoul Birnbaum)曾就这一问题进行过若干研究,指出五台山成为佛教胜地的要因在于朝圣者曾在此山目睹了文殊菩萨的“真容”。[4]

对圣山的诗咏赞颂,尤其是五台山赞,不绝于书,其中相当一部分通过敦煌而广为人知。它们以“赞”为题写成。饶宗颐已对部分欧洲所藏材料进行过研究。[5] 杜斗城的专著则对相关汉文原典做出了综合性的论述。[6]

本文旨在对《五台山赞》回鹘语译本残卷进行研究。这些残卷不仅展现了回鹘佛教徒兴趣之广泛,也体现了敦煌佛教文化与吐鲁番宗教信仰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残卷转写、译文后附有对诗句的重构和进一步释读,后者的工作主要借鉴了卡特里(A. M. Cartelli)的论文。

一、Ch/U6956 (T III 62-1004)《五台山赞》前部

Ch/U 6956 (T III 62-1004)[7] 的正面为汉文,残卷背面有类似于《柏林藏吐鲁番文献(Berliner Turfantexte)》第13卷中所提到的题诗。[8] 再后是《五台山赞》[9] 回鹘文译本的前部(图1),[10] 由德国(普鲁士)第三次探险队获自吐鲁番绿洲,具体出土地点不明。文书每行文字都有残缺,存余内容约仅占原文书的一半左右。是故,将其还原为可读文献诚可谓困难重重。

图1:Ch/U 6956 (T III 62-1004)背面回鹘文《五台山赞》


Ch/U 6956背面《五台山赞》文本转写

[页眉]01 bo udayšansan ol yam[u …](此为“五台山赞”)。[11]

第一赞原文转写

a 02 burhan oglï bir üdün taidap[…]

b […]03 tag-niŋ ögdisi :

c beš yü[z agulug luular] 04 ulug taluy ögüz suv-ïn[…] 05 aktargalï toŋdargalï[12] kïl[ur][13]

d 06 mančušuri[14]bodistv . basu[…] 07 näŋ ol tag-ïg täprätgäli [umaz]

回鹘文本直译:

a 佛之子!暂时地,[端坐于]道场,[15]

b [某人聆听超凡入圣之人的思想是如何][念诵]对[五台]山的赞扬。

c 五百[毒龙][16]令大海之水涌流泛滥,

d [既然]文殊菩萨[镇压了邪恶],他便决不能翻动这座山峰。[17]

敦煌写本原文:

佛子!

道场屈请暂时间,

至心听赞五台山。

毒龙雨降为大海,

文殊镇压不能翻。

第二赞原文转写:

a 08 burhan oglï taičiu atl(ï)g balï [k-nïŋ] 09 yïŋak-ïnta bar ärür . bir b[eš …] 10 tag

b ol tag-nïŋ edizi […       ] 11 tiräyü tutar täg tetir

c […] 12 körsär otačï eligi t[äg vaiduri elig] 13-lig balïkï uluš-ï közünür

d […] 14 körsär čet tegin-ning […] 15 birlä bäkiz bälgülüg adrok a[…]

回鹘文本直译:

a 佛之子!名为代州(Tayčiu)[18]的城市[东北面]有一座山[叫做五台山],

b 山之高[仿佛直插云霄]。

c [从东面]望去,出现了[琉璃光如来]的国度,他正[如]诸药师之王,

d [从西面]望去,[出现了]祇陀太子的[...]清晰智慧[…][树林]

敦煌写本原文:

佛子!

代州东北五台山,

其山高广共天连。

东台望见琉璃国,

西台还见给孤园。

第三赞到第五赞似乎被省略了,因为与其它部分相比,下列诗句与第六赞的开篇更为相符。

第六赞原文转写:

a 16 burhan oglï kündünki basa[…] 17 [saŋ]ram ol

b olsaŋram-ta […] 18 [arhant-lar] bar ärür

c svas[…][19]

d […]

回鹘文本直译:

a 佛之子![在]南方[…]是一座[禅]窟,

b 在这禅窟内有[众多…阿罗汉。]

c […]

d […]

敦煌写本原文:

佛子!

南台窟里甚可增,[20]

里畔[21]多少饶罗汉僧。

吉祥圣鸟时时现,

夜夜飞来点圣灯。

二、U5684a-c《五台山赞》后部

另一份残卷编号为U5684a-c (TIIT),出自吐鲁番吐峪沟石窟,由三个小残片构成,其中最大一片U5684a(图2-3)与诗歌结尾的第十五和十八赞对应,其他两片仅残存部分字词,无法定位,只能音写,故而略去文本阐释。

图2:U5684a正面


图3:U5684a背面

残卷U5684a音写

正面

01 [] ”nk[              ]

02 []t’n pwyty[ ]

03 []wklwk y’p[            ]kz

04 []p’r pyr [           ]zy

05 [ ]’n s[]c ’t[       ]z twnky

06 t’qc’ t[ ]p [] t’pynwr

07 : pwrq’n ’wqly []cwr ’tlq

08 ’wynkwr t’ t’t’q l[       ]’q’r r

09 ywwl swβy ’wl pwd’p’dy ’tlq

10 ”c’ry ”nt’ dy’n ’wlwrwr pyr r

11 q’t’ dy’n q’ kyrs’r s’nsyz

12 s’qys syz yyl ‘rt’r : pwykwnky

13 kwynk’d’ky βcr’p’n tnkry pylm’kw

14 t’k : swyzl’kwlwkswz t’ swyz

背面

01 l’kwrwkswz ’rwr : ’wlwq pwykwlwk

02 m’ncwsyry pwdystβ ” βycq’

03 ’twzyn plkwrtwp : kwyn kwynd’m’k

04 ’ynyp t’q qwdy t’pyq ’wdwq

05 yrlyq’r : y’ntwrw p’rmys ‘wyt

06 ynt’ pys twysrwklwk pwlyt

07 ’wyz’ ’wlwrwp p’ryr : pwrq’n

08 ’wqly pys twysrwkl[  ]lyt

09 ’ycynt’ ”ltwn [    ]lkwrtm’

10 kwyprwk p’r : []q’ncwcy

11 []q twt[               ]ynwr

12 []lyq pwrq[            ]l’ry

13 []k tyn ’[              ]

14 [] pwrq’n[             ]

U 5684b音写

正面

01 […]qwqly […]

背面

01 […]ltwq[…]

U5684c音写

正面

01 […]yn[…]

背面

01 […] y’nk’s[…]

第十五赞原文转写:

a 01 […] ang[…] 02 […]-tïn böti[22] […]

b 03 […]üglüg yap[…]gz 04 […]

c bar bir [täŋri k]ïzï 05 [dy]an sa[kïn]č at[lïg]

d [ü?]ztünki 06 tagča t[eri]p [tuturkan] tapïnur 07:

回鹘文本直译:

a [在北台的东面脚下是]骆驼[岩,]

b [隐匿,盘绕,又曲弯。]

c 有一位[天上的少]女,被称作“三昧”,

d最高的山峰[聚积],她供奉[大米]。

敦煌写本原文:

佛子!

北台东脚骆驼岩,

密覆盘迴屈曲连。

有一天女名三昧,

积米如山供圣贤。

第十六赞原文转写:

a burhan oglï […]čur atl(ï)g 08 üŋür-tä tatag-l[ïg] akar 09 yuul suvï ol :

b budapadi atl(ï)g 10 ačari anta dyan olurur

c bir 11 kata dyan-ka kirsär sansïz 12 sakïš-sïz yïl ärtär :

d bükünki 13 künkätägi v(a)črapan t(ä)ŋri bilmägü 14 täg :

回鹘文本直译:

a 佛之子!在名为[  ]cwr[23]的洞中有甘甜且流淌的泉水,

b 名为佛陀波利(*Buddhapāda[24])的尊者于其中坐禅。

c 一经入定,无数年岁过去,

d 人们仿佛不知不觉[25]直到今日那罗延(God Vajrapāni[26])。

敦煌写本原文:

佛子!

金刚窟里蜜流泉,

佛陀波利里中禅。

一自入来经数载,

如今直至那罗延。

第十七赞原文转写:

a sözlägülüksüztä söz(背面 01)-lägülüksüz ärür :

b ulug bügülüg 02 mančuširi bodis(a)t(a)v avïčga 03 ätözin b(ä)lgürtüp :

c kün künsämäk 04 enip tag kodï tapïg udug 05 y(a)rlïkar :

d yanturu barmïš üd 06 -intä beš tüšrüglüg bulït 07 üzä olurup barïr :

回鹘文本直译:

a 这比无法言说更加无法言说,

b 大智慧文殊菩萨将自己以老人之身显现。

c 每天他下山并获取祭品,

d 当他归去,便乘坐五彩[27]云彩飞升。

敦煌写本原文:

佛子!

不可论中不可论,

大圣化作老人身。

每日下山受供养,

去时还乘五色云。

第十八赞原文转写:

a burhan 08 oglï beš tüšrügl[üg bu]lït 09 ičintä altun [öŋlüg bä]lgürtmä 10 köprüg bar :

b [ulug yarlï]kančučï 11 [       tu]g tut[galï                 agt]ïnur

c 12 []lïg burh[an oglan]larï 13 [      köprü]g-tin a[gtïnur]

d 14 [] burhan [oglanlarï                   ]

回鹘文本直译:

a 佛之子!在五色云中有一座金色桥梁[经由]变化显现,

b [大慈大]悲的[和尚举起]招扬着[经幡]。

c [有缘分]的佛[子]在[桥]上过去,

d [无缘分的]佛[子遭遇旋风。]

敦煌写本原文:

佛子!

五色云里化金桥,

大悲和尚把幡招。

有缘佛子桥上过,

无[28]缘佛子逆风飘。

三、U 5335用回鹘文书写的汉语《五台山赞》起始部分

《五台山赞》的起首部分又见于U 5335,抄本,草体,保存于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吐鲁番藏品中,由多件汉语佛教著作构成,其中大多为用回鹘文书写的汉语佛典,而以回鹘文拼写的汉语《五台山赞》即包含于U 5335中,见于第22页第1行至23页第5行。对这一文献的透彻研究,将由庄垣内正弘(M. Shōgaito)和卡拉(G. Kara)来进行,期待着相关研究著作的出版。

四、结论

要言之,我在此只想强调一点,即上述这些新刊残卷进一步证明了吐鲁番与敦煌之间在佛教信仰与行为方面存在着的紧密联系。回鹘文《五台山赞》及其他相关文献与敦煌文化契合度极高,因而我们可以认为,回鹘文《五台山赞》及其他相关文献之文本当来自敦煌。尤有进者,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敦煌历史并未随着藏经洞的封闭而结束,而是在回鹘佛教徒的主导下,持续发展,直到元代结束,尽管在14~15世纪时,穆斯林的压力已经越来越明显。

本文原刊于《內陸アジア言語の研究(内陆亚细亚言语的研究)》XVII,中央ユーラシァ學研究會,2002年。作者茨默(P. Zieme)1942年4月19日出生于东柏林,1960-1965在洪堡大学师从匈牙利著名突厥学家哈蔡(G. Hazai)教授学习突厥学。大学毕业后进入东德柏林科学院古代史和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出土文献研究组”工作,获博士学位,先后出版有关著作十余部,论文与书评200余篇,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经费来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唐宋回鹘史研究”(编号14AZD06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敦煌民族史研究”(编号14JJD770006)。

作者简介:茨默(1942- ),男,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回鹘文文献研究;杨富学(1965- ),河南邓州人,博士,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博导,主要从事回鹘学、敦煌学研究;熊一玮(1990- ),河南邓州人,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敦煌学研究。

注释:

  • 上下滑动查阅

*在此我谨向松井太(Matsui Dai)在汉语文献方面的慷慨帮助表示感谢,同时感谢笠井幸代(Kasai Yukiyo)为我提供了卡特里论文的复印本。

[1] 迈耶尔(F. J. Meier):《中国佛教神话(Die Mythologie des chinesischen Buddhismus)》,《神话辞典(Wörterbuch der Mythologie)》第1卷,第68页。

[2]  施耐德(Richard Schneider):《印度僧人对五台山的朝拜(Un moine indien au Wou-t’ai chan-Relation d’un Pèlerinage)》,《远东亚洲丛刊(Cahiers d’Extrême-Asie)》第3卷,1987年,第28页。

[3]  拉莫提(Étienne Lamotte):《文殊菩萨(Mañjuśrī)》,《通报(T’oung Pao)》第48卷,1960年,第54~55页。

[4]  欧阳瑞(R. Birnbaum):《唐代佛教名山传统意识及相关问题(Thoughts on T’ang Buddhist Mountain Traditions and Their Context)》,《唐学报(T’ang Studies)》第2卷,1984年,第8页。

[5]  饶宗颐(Jao Tsong Yi)、戴密微(P. Demiéville):《敦煌曲(Airs de Touen-Houang)》,巴黎,1971年。

[6]  杜斗城:《敦煌五台山文献校录研究》,太原,1991年。

[7]《大正藏》第28卷,No. 1547,页518b-c。

[8]  茨默:《回鹘佛教韵文(Buddhistische Stabreimdichtungen der Uiguren)》(=《柏林藏吐鲁番文献》第13卷),柏林,1985年,第10号。

[9]  茨默《回鹘佛教韵文》第67页误写为wutaishansan。

[10]  卡拉(G. Kara):《高昌馆杂字(Sino-Uigurische Wörterklärungen)》,罗波恩(K. Röhrborn)、温克尔(W. Veenker)编:《中亚佛教语言(Sprachen des Buddhismus in Zentralasien. Vorträge des Hamburger Symposiums vom 2 Juli bis 5. Juli 1981)》,威斯巴登,1983年,第45页。

[11]  关于yamu,请参见克劳逊(G. Clauson):《十三世纪前突厥语语源辞典(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牛津,1972年,第934页。根据最终确定的规则,除yamu外,čin ol与čin ol yamu也可以独立使用。

[12]  这证实了克劳森的说法:“在回鹘文中,尽管töŋit-在那种语言中有前元音并且这个动[词]在其他地方也都有前元音,但仍然常被拼写为toŋtar-(或toŋdar)。”见克劳逊:《十三世纪前突厥语语源辞典》,第518页b栏。

[13]  aktargalï toŋdargalï没有对应词

[14]  多写为mančuširi,因而此处可认作“笔误”。

[15]  汉文原典中的“道场”与梵语bodhimanda(la)对应于,但此处应为变体:taidap可能源自汉语“大塔”(中村元:《佛教语大词典》,东京,1975,年,页925b)。按照语音学观点,tai可追源于汉语“大”字,而在汉语中,ta有古音*tâp。参见高田时雄:《敦煌资料与中国語史的研究——九十世紀的河西方言》,东京,1988年,第549号。

[16] 汉文原典中只有“毒龙”二字,但在回鹘文本中,应有“五百”二字,只是回鹘文本“毒龙”二字残损。

[17]  将古突厥文本与中文原典比照,可明显看出译者在“镇压”之后增加了tagïg“山”作为宾语,误解了原典的本意。

[18]  Tayčiu,汉语“代州”的音译。

[19]  此处文意不明。

[20]  对“增”自的探讨可参考卡特里(Mary Anne Cartelli):《五台山赞:敦煌出土汉文佛教韵文(The Poetry of Mount Wutai: Chinese Buddhist Verse from Dunhuang)》,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第121页注24。

[21]“里畔”,见于S. 4039、S. 5487、P. 4647,而S. 4429、P. 3563皆作“逦迆”,蜿蜒貌,意合。对“里畔”的讨论,可参考参照卡特里:《五台山赞:敦煌出土汉文佛教韵文》,第112页注25。

[22]  böti之汉语对应词为骆驼,一般拼写为pwtw= botu,参见克劳逊(G. Clauson):《十三世纪前突厥语语源辞典(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牛津,1972年,第299页。但也有一些写作büti的例子,多见于塔塔尔方言中,使人推想其前元音有发生变异的可能。如果俄语bitjug“驮马”源自突厥语之说不误,则显示bitü(g)之类词汇的前元音形式可能成立。

[23]  该洞窟在汉文原典中写作“金刚窟“,参照欧阳瑞(R. Birnbaum):《圣山秘堂:五台山的洞窟(Secret Halls of the Mountain Lords: The Caves of Wu-t’aishan)》,《远东亚洲丛刊(Cahiers d'Extrême-Asie)》第5辑,1989~1990年,第129页。《大正藏》第51卷,第2099号,第1106页下栏12~13行:“金刚窟即文殊大宅。”又见詹密罗(R.M. Gimello) :《张商英眼中的五台山(Chang Shang-ying on Wu-t’ai Shan)》,纳群(S. Naquin)、于君方(Chün-fang Yü)编:《中国的香客和圣地》(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 in China)》,柏克莱/洛杉矶/牛津,1992年,第113页以下。这一突厥语同义词是一个关键难点:[ ]cwr(w前面的字母不清晰,但相较于其他字母更可能是-c-),梵文vajra的一个[va] čur形式十分奇特,之前并无先例出现。

[24]  据哈克曼(H., J. Nobel Hackmann):《汉梵德语对照汉传佛教解释词典(Erklärendes Wörterbuch zum chinesischen Buddhismus. Chinesisch-Sanskrit-Deutsch)》(莱登,1951~1954年)第134页a栏,觉护为梵语Buddhapālita或Buddhapāla的意译,同名者有二。其一,为龙树(Nāgārjuna)大弟子名,创立中观学派(Mādhyamika);其二为罽宾僧人佛陀波利,于676年入华。索斯尔(W. E. Soothill)、霍都斯(L. Hodous)编《汉英佛学大辞典(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伦敦,1937年,第229页作:Buddhapāla (Buddhapālita);《法宝义林目录》第238页a栏作:Buddhapāli (?),参见拉莫提(Étienne Lamotte):《文殊菩萨(Mañjuśrī)》,《通报(T’oung Pao)》第48卷,1960年,第86~88页。尽管这个梵文名字确实为中文佛陀波利的音译,但这一突厥语形式却不好理解,应构拟为*budapali而非budapadi。也许在某种情况下,出自中印度某种语言之形态。参见欧阳瑞(R. Birnbaum):《圣山秘堂:五台山的洞窟(Secret Halls of the Mountain Lords: The Caves of Wu-t’aishan)》,《远东亚洲丛刊(Cahiers d'Extrême-Asie)》第5辑,1989~1990年,第129页:“金刚窟中最著名的事件涉及了一位名叫佛陀波利(Buddhapāli)的迦湿弥罗僧人。佛陀波利于676年到达中国,游历的主要目的便是在五台山谒见文殊菩萨。”关于佛陀波利与文殊菩萨相会的情景再现,可参见王静芬(D. C. Wong):《再论敦煌第61窟五台山图(A Reassessment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Mt. Wutai from Dunhuang Cave 61)》,《亚洲艺术档案(Archives of Asian Art)》第46卷,1993年,第37页;史蒂文森(D. Stevenson):《文殊菩萨在五台山的显灵(Visions of Mañjuśrī on Mount Wutai)》,洛佩兹(D. S. Lopez)编:《实践中的中国宗教(Religions of China in Practice)》,普林斯顿,1996年,第203~222页。

[25]  这里应为对汉语原典的误读,因为,“至”本意为“达”“到”,而回鹘文译者却理解为“知”与“知觉、知道”了。

[26]  参考索斯尔(W. E. Soothill)、霍都斯(L. Hodous)编《汉英佛学大辞典(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伦敦,1937年,第248页a栏;哈克曼:《汉梵德语对照汉传佛教解释词典》第376页b栏。汉文原文为那罗延(Nārāyana),我无法解释何以在回鹘文本中却变成了金刚(Vajrapāni)。费舍尔(J. Fischer)和横田武三(Yokota Takezō)在他们对《维摩诘所说经》的德语译本中写道:“那罗延(Nārāyana)或金刚(Vajrapāni)为古印度神祇,拥有非凡的能力和硕壮的身躯,异常勇武。”见费舍尔、横田武三:《维摩诘所说经(Das Sūtra über die Erlösung)》,东京,1944年,第151页。突厥语文献U 5791是对曼荼罗坛场的描述,兹引录其中的2~5行:mantal kïlmïš kärgäk [mantal]-nïŋ iči tašï etigi alku baiča kök kärgäk yogačari yamandaka vačir-a-pani-ïg udai šan tag-tïn ündürüp kälürüp mantal otur-a-sïn-ta turmïš-ïn sakïnmïš kärgäk“造曼荼罗必须[如是]做:曼荼罗的内部、外部以及整个外形应当是蓝色的,瑜伽行派应称颂来自五台山的阎魔(Yamāntaka)金刚,并想象其伫立坛场正中。”

[27]“五彩”,突厥语作“beš tüšrüglüg”,见克劳逊:《十三世纪前突厥语语源辞典》,第556页a栏。其中,克劳逊只给出关于tüšrüg的例子:U II 47/75 tüšrük hua čäčäklärig(突厥语“花”)。缪勒(F. W. K. Müller)译tüšrüg作“芬芳”,克劳逊译作“积存”,但此处明显意为“多彩的”。根据索斯尔、霍都斯编《汉英佛学大辞典》,第125页b栏,汉语“色”在文中意为“色彩”,更多的例子出现在《金光明经》中:1)Suv 536/20-537/1 bo dar(a)nïg bir otuz kata sözläp beš türlüg tüšrüg yip üze bir otuz tügüp <sol> sol oŋ[=öŋ] öšüninte basun(人们应当诵读此陀罗尼经咒二十一遍,并以五色彩线在左前臂装订),其中beš türlüg tüšrüg yip意为“五色线”。“色”与“tüšrüg”是精确对应的。2)Suv 575/1-2 [tü]kel tüšrügkïlturtï([他]悬挂起缯幡和华盖以使[之]色彩斑斓),tüšrüg没有确切的同义词。在《玄奘传》中有若干例子,参见卡哈尔·巴拉提(Kahar Barat):《回鹘文〈玄奘传〉第9-10卷(The Uyghur-Turkic Biography of the Seventh-Century Chinese Buddhist Pilgrim Xuanzang, Ninth and Tenth Chapters)》,布鲁明顿,2000年,第305页。

[28] “无”,杜斗城:《敦煌五台山文献校录研究》,太原,1991年,第5页误读为“天”。

编按:本文原刊《吐鲁番学研究》2016年第1期,第122—131页,如若引用请参考原文。


往期阅读:


[俄]吐谷舍娃(Л. Ю. Тугушева)著,杨富学、张海娟 译 | 新疆探察及早期中古突厥语写本的发现


[德]茨默著,桂林、杨富学译 | 吐鲁番文献所见古突厥语行星名称


[日]护雅夫(MORI Masao)著,朱悦梅 杨富学译 | 突厥之君主观


[德] 茨默著,杨富学、彭晓静译 | 一杯凉水——黑水城出土突厥语景教文献




长按二维码识别,期待您的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敦煌民族宗教与文化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