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Jessup特刊系列 | 廖诗评:《Jessup 2021特刊·序》

法律竞赛 法律竞赛 2022-10-05

作者简介


廖诗评,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律竞赛顾问。


编者按


本文为廖诗评教授为“法律竞赛”《Jessup 2021特刊》所撰序言,现推送之,与诸君共勉。后公众号将以推送形式逐一推出特刊中内容,敬请各位期待。



不知不觉中,JESSUP在中国大陆地区扎根至今已经快20年了。近20年来,JESSUP影响了一批又一批中国大陆法学院学子,甚至在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轨迹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记。为此,“法律竞赛”公号特别制作并隆重推出了“JESSUP特刊”。作为多年前参加比赛的学生和现今的赛队教练、赛事法官和培训人员,我非常荣幸能为这份公号的特刊写下一些文字,这些文字既体现了我个人的经历和感悟,也反映了我对中国法学教育的反思和考量。


纵观从2003年至今的中国大陆区JESSUP比赛,可以发现两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是大陆区队伍的水平水涨船高,但在国际赛的成绩却不升反降,也就是说,中国大陆区队伍与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顶级参赛队之间的差距在拉大;二是在比赛中有着优异表现的中国学生,绝大部分目前都没有从事与国际法有关的工作。


关于第一个现象,我在日前撰写的小文“不如参加JESSUP之五”中已经做了一些分析,核心的观点是中国学生在搜集、组织、分析和表达案件事实方面的能力还不够,也就是说不会“讲故事”。这篇小文也收录在了本期特刊当中,所以我就不重复相关内容了。在这篇小文的基础上,我在此稍微多谈一些,那就是我们为什么不会“讲故事”?这和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的很多同行都认为,学生不会“讲故事”,与我们长期以来强调集体观念忽视个人自由有关。不过我觉得,这种解释本身并没有太大说服力。没有哪个国家或者民族不会在教育理念中强调集体观念,作为集体观念集大成者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就是说,强调集体观念无可厚非,出问题可能是教育方式,尤其是法学这种社会科学的教育方式,那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地是灌输结论,缺乏推理、论证和说理:想想我们的法学教材,里面绝大部分内容其实就是结论;想想我们的法学课堂,满堂灌的内容,大部分也都是结论;再想想我们法院的判决书,里面关于案件事实部分的内容,同样也只是法院对事实进行查明的结论。而这些结论——无论是法律结论还是事实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是怎么推理出来的,基本没有呈现出来,更别说通过非常精密的论证去呈现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训练,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时候在庭上只能讲出来“这个国家长期司法腐败,因而本案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大概率得不到保证”这样的故事,而法官和仲裁员们想听的,却是有哪些证据、事实和情形表明,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没有得到保证。进一步说,我们都知道,多样化的rehearsal是JESSUP庭辩训练的重要途径,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找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文化背景甚至不同经历的人参加rehearsal,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独特的经历、经验和背景,给学生提出不同视角的问题,促使学生去完善自己的故事。而我所观察到的情况是,给大陆地区赛队做rehearsal的人,往往自己就未必具备上述“讲故事”的能力,因而很难对学生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关于第二个现象,本身倒是非常正常的。相比于其他作为部门法的国内法,国际法的应用范围确实很狭窄,全国范围内也并没有太多专门运用国际法的工作岗位,民法、商法和经济法等,事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日常运营,在实践中用得更多,这就是客观现实,甚至是合理的客观现实。不过,我更多地是从积极意义看待第二个现象的。近20年来,凡是在JESSUP国内赛和国际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现在基本已经都成为所在行业的佼佼者和优秀人才,也许他们研究的是刑法,执业领域是公司、贸易、投资、金融等法律业务,但JESSUP的历练,为他们年轻时的能力建设打下了更好的基础,使得他们更容易在同辈中脱颖而出。再过数年,如果大家关注一下钱伯斯、LEGALBAND、ALB等世界著名律师职业榜单,我相信,其中相当一部分上榜人员都有着JESSUP等国际模拟法庭竞赛的经历,他们是中国法治建设核心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否从事国际法职业,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最后说回到比赛本身。比赛是竞技,要分输赢,所以输赢很重要。但输赢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输赢和参与者得到的锻炼往往成正比——赢得越多,证明训练方法有效,证明参与者能力在提高;老是输,则证明学习不得其法,能力建设不够,需要反思和提高,所以我根本不相信“参与就有收获”这种说法,因为这种说法太笼统了,缺乏结合具体语境和情景的具体分析(这个内容我在“不如参加JESSUP之三”这篇小文中详细分析过,因此也不在这里赘述了)。尽管如此,放在教育的大背景下,比赛本质上仍然是个过程,所以也不能光看输赢而忘了初心。在每次听到中国参赛队抱怨不理解比赛结果,认为自己比对方表现更好,认为Bench有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甚至偏见时,我很想对他/她们说的是“赛如人生”(人性的阴暗面、生活的不确定等,不展开了);在每次听到中国参赛队之间多少有些“同行相轻”时,我很想对他/她们说的则是“入戏太深”——还是要把比赛过程和比赛结束后的生活区分开来,“同行相轻”是人性客观存在的阴暗面的折射,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也没必要过多指责,但这种情绪应该限于比赛本身,而非任由其扩散到比赛之外。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自认为我的国际模拟法庭经验在国内可能无出其右,尽管我现在的身份是某一支中国参赛队的教练,但我由衷地为清华大学今年所取得的成绩打call,为参加比赛的队员们感到高兴,更为历年来在国际赛中取得不俗成绩的其他中国参赛队感到骄傲。因为作为中国人,我们其实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使命,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法治建设贡献力量;而作为人,我们也还有着更大的追求,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上所有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让人类文明继续向前发展。相比于这些,比赛中的“磕磕碰碰”肯定是微不足道的。一句话,身处世界剧烈变革中的JESSUPers啊,你们要有大格局,要有大担当,要有理想主义的情怀。而且,经过JESUUP的洗礼之后,你们肯定能意识到,理想主义和现实问题,其实很多时候都不是彼此冲突和排斥的,而是可以兼蓄并包的。


“法律竞赛”是一个完全由在校生运营的,旨在为全国法科生参加JESSUP等各类国际模拟法庭、进入法律职场和提升法律技能提供各种形式的信息、分析和指导的公众号。我有幸见证了这个公号从“一个人的公号”发展为“一群人的公号”,并且在极短时间内成为最受在校法科生欢迎的专业公众号的这一过程。借“法律竞赛”公众号推出“JESSUP特刊”之机,我也对该公众号的全体编辑人员在过去一段时间之内的努力和无私奉献表示由衷的敬意。


是为序。


廖诗评
2021年7月24日
                                                  


 近期推荐 

讲座推荐 / 实习速递 征文速览

近期DDL / 交流群周报

读书圈打卡 | 一起打卡学国际法吗?

玻璃天花板下的追光者——中国赛队在Jessup国际赛中的廿年回顾杰赛普十九年,如梦亦如幻:《Jessup 2021特刊》发刊

   编辑 | Jillian

点亮 在看知识又增加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