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最后一道防线边上

呦呦鹿鸣的鹿鸣君 呦呦鹿鸣 2023-12-25
如果同样遭遇类似的人生艰难时刻,我们有多少人可以向世界上的陌生人恳求祝福?
昨夜文章《这篇回应,艺术成分很高》又不见了。我依旧是心疼它的,甚至,它到底长什么样,我也已经开始模糊了。
前天我已经写了第一稿,采用了新写作方式,我个人比较满意,但担心某些人过于敏感而误会于我,便放弃了推送,昨天,新写了完全不同的第二稿。
很惭愧,终究没能周全。
或许,这也不能算奇怪。12月15日,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就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人类,并不是追求真相的物种。我们是社会动物,回到一万年前,你住在一个小村落,如果你和村民相处融洽,你能活很久,你可以繁衍后代,如果你是村里说真话的那个人,你可能会在半夜被乱棍打死

人们不想听真话,因为重要的真相让人感到不舒服,让人尴尬以及疲于应对,讲真话有挑战,它们会让人们产生防卫心理,即使这并非说真话的本意。但任何高绩效的组织,体育、商业以及政治组织,不管是什么组织,必须有一种机制和文化,让人敢说真话。我们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你必须谈论讲真话的文化,你要提醒人们,讲真话让人不舒服,但没关系。科学的本质就是揭示真相。科学是非常正式的机制,试图告诉人们真相,但即便在科学领域,你会发现说真话也很难。对吧?你要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让那些掌握真实数据的最基层的员工敢于否定资深的上级员工。

贝佐斯说,认识到这一点后,他“做了一些小事”,来鼓励公司里说真话的氛围。我想,他之所以能一度登上“世界首富”的位置,且蝉联福布斯富豪榜第一,与他对于人性的洞察有关,至少,这样的洞察值得参考。
人性是很难改变的,“不想听真话”深植于人类基因底层。但我们又可以确定地说,人类千百万年来的进步史,就是一部对真话的容忍度、鼓励度越来越高的历史
因为,人类还有理性的一面。即便在最愚昧、最疯狂的时代,理性也总是在提醒我们:真话使众人受益
说真话的那个人,会承担恶果,甚至可能像贝佐斯所说的那样,“在夜里被乱棍打死”。但听到真话并为之而改变的人,会受益;整个集体,也会因为这种改变的增多而受益。
“崔杼弑其君。”当齐国太史三兄弟接连赴死只求秉笔直书这五个字时,中国开启了浩瀚绵长的史书传统,并泽惠数千年。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当范仲淹说出这句话时,整个中华文明因为文脉赓续而发光。
最近,关于裁判文书公开,我写了四篇文章:《局中之人》5247字,《对提振经济,公开判决书为何重要,有多重要?》4102字,《不躲不闪,还得是你啊,张家界》2747字,《这篇回应,艺术成分很高》3024字。
关于这个话题,到此停步,我不再写了。我可以说的是:
在2024年1月前夕,这个“司法公开”的历史节点上,我说的这些话,这15120字(5247+4102+2747+3024),确实会让许多人不舒服,甚至可能字字不舒服,但,都是真话

法律对于在互联网上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非常清晰。

近年来,裁判文书上网率大跌,尤其是“民告官”的行政案件。

公示裁判文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公众监督司法,就是从法制走向法治,就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因此,裁判文书的公示、阅读对象,首先应该是普罗大众,而不是法院内部人士。这种公示本身,既是监督,也是对法官操守的护卫。

从开放退回封闭,不符合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宣示的精神,也不符合广大群众始终如一的期待。

裁判文书公开,对于提振中国经济,至关重要。保持公开,捍卫公开,推动公开,不断提高透明度,就是走向光明,就是提振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的破局点,就在于公开透明。中国历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增长,就受益于加入WTO引入透明度原则。

只有有利于开放的改革,才是真改革;只有面向开放而不是封闭的改革,才是大众认同的改革,否则,就是开历史的倒车。对提振经济,公开判决书为何重要,有多重要?》《局中之人
对于这件事,人们分为几种表现:一种是积极发声捍卫公开的少数派;一种是加强内部控制“选择性公开”的“优化”派;然后是占据大多数的沉默不语派。

沉默不语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明白这件事对国家的重要性但不愿意得罪人,且与那些既得利益者有千丝万缕的利益关联,属于有偿沉默。另一种是不明白这里面到底发生什么,甚至是被一些说辞给套路进去,属于懵懵懂懂

每一种选择都可以理解,我们不宜去指责其中任何一种。每个人的选择都是自由的,每个人也承担相应选择的代价,因此,既然我们不能为别人承担代价,那么,我们就不能要求别人做出某种选择或者成为某种人。
我只是觉得惋惜。
也是这个月,我看到“爷爷法官”弗兰克·卡普里奥(Frank Caprio)在87岁生日之后的一段视频。他流下了眼泪,也难掩对死亡的恐惧,因为他确诊了胰腺癌,然后他说:

“我知道这是一条漫长的路,我也已尽我所能做好了准备去战斗。大家总会问我:“我能为你做什么?”首先,我非常感谢你们所有人的友好和善意,我恳请你们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为我祝福,我需要祝福的力量。我相信除了我正在接受的医疗之外,祝福是帮助我渡过难关的最有力的武器。只要在你们在心里还想着我,这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整个世界……”

试问,如果同样遭遇类似的人生艰难时刻,我们有多少人可以向世界上的陌生人恳求祝福
那些把法律规定应该上网的判决书藏起来不上网公开的人,也有很多拥有法官的身份,他们能做到这一点吗?那些在有关公共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揣着明白装糊涂袖手旁观等着搭便车的人,能做到这一点吗?
只有内心光明无愧的人,才可以。也只有这种人,才会相信陌生人祝福的力量,也只有这种人,才会相信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足以得到祝福。
我惋惜,惋惜于一些知道其中关节的人因为沉默而不得不在将来更加沉默,最终习惯于沉默。这个代价太大了。
那些失去的,确实没有形状,但极有分量。
我曾多次引用西塞罗在《论老年》中的这段话:“晚年的最佳保护铠甲,是一段在它之前被悉心度过的生活,一段被用于追求有益的知识、光荣的功绩和高尚的举止的生活过着这种生活的人,从青年时代就致力于提升他自己,而且将会在晚年收获它们产生的最幸福的果实。这不仅是因为有益的知识、光荣的功绩和高尚的举止将会陪伴他终生,也会因为见证了正直的人生的良心,和对过往美好功绩的回忆,而在灵魂上获得无上的安慰。
以前常常说,司法是最后一道防线,最近,我修正了这个观点,我想,人类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其实是良知
在制度上,人们确实希望司法成为最后一道防线,但,历史上、现实中,司法践踏人们尊严的事件屡见不鲜,而最后出来纠正这一切的,往往是人群中那些被良知感召而发出呐喊的身份普通的、不普通的人们。
对于我们个人,同样如此。人的一生,是由无数选择所构成的。我们做出什么选择,就成为什么样的人。为这些选择兜底的,仍然是良知。在现实社会的法庭之外,我们每个人心中,还有一个良知的法庭,审视着我们所做出的每一次抉择。
在这“最后一道防线”的边上,我写下了这篇文字。诸君,冬安。
20231224呦呦鹿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