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鸦片,在英国一度畅通无阻

底壳编辑部 底壳宇宙
2024-09-24

19世纪中叶,由于常年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通过英属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出口鸦片,最终由于中国的禁烟政策而导致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这是我们熟知的一部分历史。而中国人不太熟知的另一部分,则是鸦片在英国的泛滥远远早于1840年。本文回顾鸦片在英国从“药品”向“毒品”(两者在英文里都是drug)变的过程。


东印度公司为代表的鸦片商人很早就意识到鸦片的成瘾性、致幻性,以及背后所能带来的巨额利润。他们是如何让这种产品在本国打开销售渠道的呢?



▶︎ 打通医疗渠道,建立直观体会


在19世纪初期,英国医生几乎毫不犹豫地将鸦片作为镇痛剂和麻醉剂使用,不仅在诊疗时使用,而且毫不顾忌地开给病人带回家。当然,鸦片本身有镇静效果,确实药效很好,但是,当时的医生丝毫不担心鸦片的成瘾性和致幻作用,不说一定拿了东印度公司的钱吧,也至少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共犯。在大量人群接触过鸦片,听说过鸦片的功效后,“娱乐”用鸦片市场就基本培育起来了。



▶︎引入异国风情,塑造高端形象


既然不少人从医生那里接触过鸦片,理所当然,就会有人为了体验“娱乐”而希望抽鸦片。最早的鸦片馆往往内部装饰有来自东方的内饰,如土耳其和波斯的挂毯、中国的丝绸,以塑造神秘奢侈的高端形象,将鸦片作为奢侈品推销给上流社会。


▶︎ 借助文化人士,吹捧神秘体验


一些文化名人也纷纷出书,鼓吹自己吸食鸦片后的奇妙体验。比如Thomas De Quincey的《Confessions of an English Opium-Eater》(《一名英国鸦片吸食者的自白》,1821年)一书对吸食鸦片的“奇妙体验”大加溢美之词;又比如诗人Samuel Taylor Coleridge在吸食鸦片后写下“Kubla Khan" (《忽必烈》,1816年)一诗,被文学批评家称赞为风格大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这些名人对鸦片的推波助澜,使得鸦片在全社会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提高。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 开拓新的货源,降低进货成本


随着英国开始在土耳其引入鸦片种植,运输成本更低、来自土耳其的鸦片逐渐可以大规模供应英国本土市场,鸦片不再是上流社会独享的“好物”,一些坐落于港口区、唐人街、贫民区的鸦片馆也逐渐开设起来,鸦片不再是只有上流社会消费得起的奢侈品,而是工薪阶层勒紧裤腰带也可以吞云吐雾一番的享受。当然,如果普通工薪阶层控制不住成瘾了,那势必是要倾家荡产的。


英国吸食鸦片之普遍,虽然没有准确的吸食人数统计,但一方面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多有反映,如出版于1892年的《福尔摩斯探案集》里,福尔摩斯和华生就多次去乱糟糟的鸦片馆找人;另一方面当时的病历和医学报告显示,医生开鸦片治疗毫无禁忌,根本不担心成瘾性。

几十年后,英国议会和政府意识到成瘾问题的严重性,逐渐停发并削减鸦片馆牌照,但直到20世纪,英国才将鸦片限定为需要严格管控的药物,禁止娱乐性质的吸食。而在这100多年里,以东印度公司为代表的鸦片商人拿出了多少钱游说、贿赂、宣传,又从中赚取了多少利润,那就是一段尘封已久、外人难以涉足的历史了。

这段简史为什么重要呢?那是因为,在所谓“大麻合法化”以及将来必然要出现的其他“轻危害毒品合法化”的言论和行为中,我们必然会看到上述过程的影子。
别忘了马克思说的: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不可不警惕。


现在,各种毒品在美国这么泛滥,美国的医药共同体干净得了吗?

往期文章精选

美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如果用群聊打开莫斯科恐袭事件......

为什么电影市场需要脱殖?

撰文:陈总是搞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底壳宇宙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