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台海风云录

李子熙 李子熙 2021-10-12
最近的台海局势可谓波诡云谲,潜流涌动,牵动着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
10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安平”署名的文章,《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告台湾情治部门书》。
文章警告台湾情治部门,不要充当“台毒”的马前卒、急先锋,认清形势,早早收手,回头是岸,莫要眷恋穷城,徘徊歧途,自寻绝路。
勿谓言之不预也。
虽然只是点名警告台湾的情治部门,但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府坚决捍卫领土完整的决心和信心。

另据台湾媒体报道,10月18日,解放军在东南沿海配备了新款“东风-17”超音速导弹,其射程达到2500公里,除有效覆盖台湾全省,还可阻止美国航母战斗群介入。
其用意已十分明显。
历史如镜。
回顾台海之间的近代历史,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今天所面对的局面。
更好地理解我们中国,为何不惜与美国一战,也要实现统一大业。

1

1949年新年,蒋介石宣布下野,携家人回到浙江奉化老家过年。

4月25日,离开溪口,驱车40公里来到宁海县的岸边,登上“太康号”军舰,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蒋经国在日记中写道:
“上午,随父亲辞别先祖母墓,再走上飞凤山顶,极目四望,溪山无语。虽未流泪,但悲痛之情,难以言宣。
本想再到丰镐房探视一次,而心又有所不忍;又想向乡间父老辞行,心更有所不忍,盖看了他们,又无法携其同走,徒增依依之恋耳。
终于不告而别。天气阴沉,益增伤痛……且溪口为祖宗墓庐所在,今一旦抛别,其伤痛心情,更非笔墨所能形容于万一。”
沮丧之情,无以复加。
台湾成了蒋介石最后的落脚点。
1948年下半年,形势的发展如烈火燎原,国民党失败的命运无可挽回。
蒋介石决定找好后路,所谓“另起炉灶,重定基础”。
他很早就把目光放在了台湾,作为其卷土重来、东山再起的据点。
作为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四面环海,易守难攻。且当时国民党的海空军依然实力完整,可以凭借海峡天险发挥自身优势,而这恰恰是共产党军队所欠缺的。
况且背后是广阔的太平洋,是美国人的天下。只要获得美国支持,就可以有源源不断的外援,为自己续命。
为了掌控台湾,蒋介石在下野之前做了非常细致的人事安排。
任命自己的亲信陈诚担任台湾省主席,兼任警备总司令,儿子蒋经国担任台湾省党部主委,这样台湾的党政军就牢牢控制在蒋介石的手里。
为了给在台湾的统治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又暗中命令将南京政府库存的黄金、白银、外汇,以蚂蚁搬家的方式悉数运去台湾。

最后到底有多少民脂民膏被运去台湾,台湾官方始终没有公布准确数字。
据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李度说:“1948年末,用海关缉私舰装运了80多吨黄金与120多吨白银到台湾。”
曾参与运送工作的詹特芳说:“美金8000万元,黄金九十二万四千两,银元三千万元。”
此外,还有故宫以及各相关单位的文物珍宝,5000多箱,也分批运至台湾。
连美国驻华军事代表团都看不下去了。
因为此时的国民党,手中仍有半壁江山,国军兵力也号称350万。这么早就忙着找后路,让出钱又出枪的美国冤大头情何以堪。
团长巴大维将军想通过司徒雷登大使,向蒋介石表示抗议,结果抗议还没到,蒋介石本人已经“解甲归田”了。
蒋介石父子败退台湾以后,痛定思痛,总结失败教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实行独裁统治。并把反攻大陆作为基本政策,终其一生念念不忘。

当蒋介石还在溪口老家钓鱼的时候,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西伯坡,召开了奠定新中国未来方向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闭幕后的第三天,新华社发表了一篇题为《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为新中国对领土完整的主权要求,定下了坚实的基调,从此至今,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过。
文中指出:
“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将绝对不能容忍美帝国主义对台湾或任何中国领土的非法侵略,同样地亦绝对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
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中国,直到解放台湾、海南岛和属于中国的最后一寸土地为止。
1949年7月的一天,刚刚搬进中南海的毛泽东,突然问身边的一名工作人员:
“从台湾到大陆的海面,最近的距离是多少公里?”
这说明此时的毛泽东,已经开始研究解放台湾的问题了。
 
2
 
1950年上半年,蒋介石过得很不顺。
新中国与苏联签订了友好互助条约,中苏进入蜜月期。
苏联同意向中国提供200架左右的飞机,并代训飞行员,以解决解放军没有制空权的问题。
而蒋介石这边,曾经的盟友美国却抛弃了自己,频频向胜利者毛泽东示好。
这里插一句,美国作为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后代,骨子里信奉的是实力主义哲学,其次才是价值观、意识形态,或者说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只是他们的统治工具而已,好用则用,不好用就放进仓库里养灰。

白宫前安全顾问博尔顿的新书里不是披露了吗?特朗普曾把中国的大陆比做整张桌子,而台湾,只是一根牙签。
刚到台湾、立足未稳的蒋介石,曾向美国政府提出协防台湾的请求,结果呢?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换来的是美国国务院发了一份文件,标题叫做《关于台湾政策宣传指示》。
其中强调:“大家都预料该岛(指台湾)将陷落,在国民党的统治下,那里的民政和军事情况已趋恶化……”
认为美国不能派人员、武器、舰船去协防台湾,有四个原因:
第一,这并不能给国民党政权实际的好处;
第二,这将使美国卷入长期的冒险中,弄得不好,可能卷入公开战争;
第三,这将使美国遭到中国人民的敌视;
第四,这将证实苏联的宣传,分散美国的力量,从而合乎苏联的利益。
一言以蔽之,美国政府把蒋介石弃若敝履了,不和你玩了。

总统杜鲁门决定对中国内战袖手旁观。因为美国此时的主要问题是在欧洲对付苏联,他不希望在蒋介石身上浪费精力和金钱。
1950年1月,杜鲁门发表声明,公开宣布“美国政府不采取导致卷入中国内战的方针”,“不对台湾的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援助或意见。”
国务卿艾奇逊更是直言不讳,他说“蒋介石并不是为军事优势所击败,而是为中国人民所抛弃。”
当时还有一个事件,说明了美国对蒋介石政府的冷淡态度。
那就是1949年底,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再次到美国游说,请求经济援助。
结果这一次在美国,她没有刮起抗战期间的“宋美龄旋风”,没有人邀请她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没有人邀请她到白宫过夜,更没有红地毯。
杜鲁门嘲笑她,“到美国来是为了再得到一些施舍的,我不愿像罗斯福一样让她住在白宫。”
除了外交上的失利,在军事上,1950年4月,解放军一举解放海南岛全境。
5月16日,又收复了舟山群岛。
尤其是在海南岛战役中,韩先楚指挥五万兵力乘坐350只木船,突破国民党由飞机、军舰、大炮组成的环岛立体封锁,抢滩登陆成功,创造了世界军事史的奇迹。
显而易见,解放军的下一步,剑指台湾。

此时,中央军委命令粟裕主持筹备台湾战
粟裕非常重视,三度修改攻台方案,计划参战军队达16个军以上。
集结在浙江和福建地区的几十万大军,每天操练水战和登陆战,摩拳擦掌,士气高昂,只等毛主席一声令下,就可以万箭齐发,解放台湾。
6月,台湾的国民党进入历史上最危险的时刻。
当时台北的《中央日报》在社论中发出哀嚎,“每个处在这个孤岛上的人也已没有什么可以撤退和逃避的地方”。
屋漏偏逢连夜雨。
苏联代表马利克提出联合国应该驱逐台湾派来的代表,席位应属于新中国。而华盛顿方面暗示,将在是否接受新中国进入联大的问题上不投反对票。
台湾的党政军系统沉浸在一片悲观和绝望的气氛之中。
 
3
 
风云突变。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出于地缘政治利益的考虑,美国卷入了战争。同时,为了稳住台海,将驻扎在菲律宾的第七舰队,开入了台湾海峡。
蒋介石绝处逢生。

当蒋介石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激动不已,他从中看到了反攻大陆的希望。
在他的授意下,台湾当局迅速向美国国务院提出,愿意派主力出兵朝鲜,帮助美军作战。
蒋介石的真实目的,是想以朝鲜为跳板,进攻东北。同时,在东南沿海开辟第二战场,以实现其反攻大陆的美梦。
但杜鲁门拒绝了蒋介石的“好意”,他清楚地知道蒋介石的用心,是激起美国与新中国之间的矛盾,把朝鲜战争的规模扩大为第三次世界大战。
此外,美国人认为,蒋介石的军队在朝鲜的表现,不会比在大陆要好一些。猪队友还是越少越好。
对此,蒋介石耿耿于怀,后来指责美国反对国民党军队参加朝鲜战争,“乃是韩战最后没有结果的一个最大原因”。
但不管如何,蒋介石从被美国弃之若履,到成为美国围堵新中国的一枚棋子,不久又和美国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得到大批军事援助,可谓朝鲜战争最大的受益者。
1950年9月,毛泽东指示作为攻台主力的宋时轮兵团,迅速北上进入朝鲜作战。
11月,宣布推迟攻打金门。
而此时的蒋介石却趁火打劫,转守为攻,频频发起针对大陆沿海的挑衅活动。朝鲜战争期间,大陆东南沿海,蒋军匪患猖獗,特务横行。

对此,在福建前线负责防御的叶飞将军,总结了一套作战经验,克服了兵力有限、海岸线漫长、海空军不到位等种种困难,将三个军变成了机动性强的摩托化部队,有效地打击了国军的骚扰。
1953年7月,在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前夕,蒋介石不希望战争就此结束。他发动了一次进攻东山岛的军事行动,指挥官是金门防卫司令胡琏。
胡琏是叶飞的老对手。
早在1949年10月,叶飞指挥部队登陆金门作战,尽管登陆的将士斗志顽强,不怕牺牲,但由于准备不足,敌众我寡,实力悬殊,最终功亏一篑。
事后他总结经验教训:
“在现代战争的条件下,没有制海权、制空权,要实行大规模渡海登陆是非常困难……要仅仅靠木帆船横跨台湾海峡,解放台湾,现在来看,恐是会吃比金门失利更大的苦头的。”
时间到了1953年7月,这次是胡琏指挥海陆空军队,来进攻叶飞防御的东山岛。
经过激烈战斗,国民党军被歼灭三分之二,其余登舰逃走。
叶飞回忆说:“我们有个金门失利,国民党有个东山失利。胡琏因金门得手升了官,却因东山失利倒了霉,也算是个报应。”
这次胜利,是新中国反击台湾国民军窜扰的最大一次胜利。
毛泽东为此通电嘉奖:“东山战斗不光是东山的胜利,也不光是福建的胜利,而且是全国的胜利。”
 
4
 
1953年10月,毛泽东在杭州召开中央军委会议,研究朝鲜战争之后军事工作的重点。
彭德怀建议将参加了朝鲜战争的空军调入福建和浙江,夺回沿海制空权。
朱德提出要“清理门户”,将福建、浙江沿海被占的岛屿全部夺回来。
陈毅则提出用五个军的兵力解放金门,得到中央军委的批准,并任命张爱萍组建福建前线指挥所。

到了秋天,国际形势又出现新的变化,在越南的法国军队向胡志明的人民军发起进攻,美国海军进入越南沿海,且有介入的趋势。
新中国为了守住自己的南大门,不得不将重心转移到援越抗法,同时暂缓进攻金门,目标改为更有把握的浙江沿海岛屿。
为此,毛泽东审时度势,制订了“从小到大、逐岛进攻、由北向南打”的解放华东沿海岛屿的作战方针。
1954年7月,美国纠集英、法、澳、菲律宾、新西兰、泰国和巴基斯坦(当时的巴基斯坦还不是“巴铁”),准备签订意在遏制中国的《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
最为恶毒的是,企图把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固定化。
为了应对国际形势,维护祖国统一,全中国于七月下旬开始掀起“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宣传浪潮。

在此背景下,中央军委指示,在浙江前线发起对沿海岛屿的作战,在福建前线炮击金门,一南一北,同时进行。
9月2日,浙东前线已完成攻击大陈的准备,福建前线的炮兵也预备到位。
恰好此时,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要途径杭州,中央军委指示浙东前线推迟行动,而福建前线照常炮击。
1954年9月3日,炮击金门开始,万炮齐发,大小金门被硝烟笼罩。
这次炮击持续了十几天,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的影响。两名美军中校在金门的阵地上被炸死,引起美国举国哗然。
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称,这是他执政18个月来遇到的最严重的危机。
1954年11月,在张爱萍的指挥下,攻打大陈列岛和一江山岛的战役打响。
首先是海空之争。这时的人民海军、空军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经过几十天的战斗,我方初步取得了浙东地区的制空和制海权。
到了12月,形势再次发生变化,美国和台湾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规定台湾方面一旦遭到攻击,美国将立即采取行动。
美国又来掺和了。
接下来,对大陈打还是不打呢?
毛泽东决定,照打不误。
中央军委指示张爱萍:
“在避免同美军冲突的前提下,坚决攻击大陈和一江山岛,攻击时间推迟至翌年1月。攻击目标不限于一江山岛,只要发现其设防薄弱的岛屿,我又有攻占之绝对把握,可一举攻占。”

1955年1月18日,海陆空三军首战一江山岛。
强大的空、炮火力,将整个岛屿淹没在硝烟和尘埃之中。同时,海军舰队近百艘舰船迅速集结在预定海域。
下午二时,登陆部队在岸炮、舰炮、战斗机的掩护下,以破竹之势登岛。
仅仅两个小时,解放军就突破了蒋军的防线,完全控制了一江山岛,岛上国军或死或俘,无一人漏网。
美军顾问团华尔顿上校在大陈岛山头,心惊胆战地观察了战斗全过程。事后他向华盛顿具告详情,建议撤出大陈岛。

本来蒋介石要求美军按照协议,派遣第七舰队帮助协防大陈,但艾森豪威尔却要他放弃这些岛屿,美军仅为撤退提供掩护。
这让蒋介石大失所望,他看透了美国人的本质,并不是真心要帮助自己。
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建议,从大陈撤军,浙东沿海岛屿解放。
 
5
 
其实海峡两岸之间的关系,并非绝对意义的敌对,毕竟同是中华儿女,血浓于水,在许多原则问题上会坚定地站在一起。
1955年1月,新西兰代表在美国的指使下,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议案——《停止在中国大陆沿海某项岛屿地区敌对行动》,意在制造“两个中国”。
该议案的炮制者是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他将之取名为“神谕”方案,比喻为神的谕示。
但这个议案遭到国共双方的共同反对。
尽管双方相互敌对,但在涉及主权国家领土完整,涉及到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问题上,双方取得了惊人的一致。

到了1958年,毛泽东对解决台湾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考虑。
当时他敏锐地觉察到,美国试图将台湾分割出去,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为了实现这个阴谋,美国正在秘密扶持“台独”分子。
同时,美国正策动国民党内部的分裂势力,阴谋推翻蒋介石的统治,成立一个完全任美国摆布的听话政府。
蒋介石是国民党反动派的代表,不肯放弃“反攻大陆”,经常派遣特务人员窃取情报,派空军袭扰福建,这是他反动的一面。
但他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这是他可取的一面。
对此,毛泽东是赞许的。
所以,对蒋介石政权,毛泽东采取“既打又拉”的斗争策略。

1958年夏,中东地区爆发了黎巴嫩人民起义,英美悍然出兵,干涉阿拉伯国家内部事务。中国政府于7月16日发表声明,对英美予以谴责。
为了声援中东人民的反帝斗争,毛泽东决定对金门进行炮击。
关于炮击金门的原因,还有一种说法。
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对外政策上想与美国缓和关系,以合作代替对抗。
这对我们解放台湾十分不利。
因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除了忌惮毛泽东和中国军队,更忌惮背后的整个社会主义国家阵营。担心台湾问题处理不好,会引发两大阵营的全面对抗。
而一旦美苏握手言和,美国将在台湾问题上有恃无恐。
因此,毛泽东借炮击金门,是要将刚刚访问了中国,还共同发表了联合公报的赫鲁晓夫“拉下水”。

不论是一箭双雕,还是三雕,到了8月23日,下午五点半,福州军区前线指挥员命令:“开始炮击!”
随着一串串红色信号弹在金门四周升起,各大炮兵群向金门倾泻数以万计的炮弹。顷刻间,金门陷入火海。
首次炮击持续了85分钟,共计发射炮弹三万余发。
战果颇为丰厚,驻守金门的国军伤亡600余人,国民党三名副司令官被炸死,金门防卫司令胡琏侥幸逃脱。
美国海军的第七舰队闻风而动,赶来台湾海峡帮助蒋介石防守金门。
这次毛泽东并不考虑登岛,他只是要封锁金门,边打边看,走一步看一步。

为了加强火力,中央军委又调来两个炮兵师到福建,金门岛的守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从9月3日起,金门守军只能靠空投补给所需,处境困难。
作为前线指挥的叶飞,认为我军如果此时发动登陆,金门唾手可得。
但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毛泽东没有下令攻占金门,反而作出了停止炮击的决策。
正当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9月4日清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郑重发表关于领海的声明,向全世界宣告:
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国政府许可,不得进入中国领海及其上空。
原来炮击金门,并非一箭三雕,还有第四雕——解决中国领海线问题。
通过炮击金门,向全世界清楚地宣示:任何人敢于藐视中国的领海线,就来尝尝大炮的滋味。
毛泽东之所以停止炮击,是为了看看美国对中国领海线的态度。
美国的态度是,嘴上说不承认这个领海线,但身体很诚实。
叶飞回忆说,美国方面在随后的行动中,特别留意这条领海线,军舰飞机一旦越界,其地面管制站马上在无线电里予以制止和纠正。
9月8日,国民党军出动四艘登陆舰到金门运送物资,美军出动五艘军舰护航。
到了金门外海,美军舰就停止不前了,由国民党的登陆舰驶到岸边卸货。
解放军立刻开火,猛烈炮击登陆舰,造成一艘沉没,三艘中弹逃离。
让人没想到的是,负责护航的美国军舰根本不顾国民党军舰的死活,急忙逃到12海里以外,隔岸观火。
国民党军舰上的台湾记者记述了美舰的表现:
“他们好像根本无动于衷,他们好像奉的命令就是来金门参观,而美其名曰护航,哎,狗臭屁的护航
美国的战略底盘,被一场炮击扒个精光。
其实当年的情况,今天也大同小异。
台湾当局想拉美国下水,美国极力避免与我们发生直接冲突,但又不愿让我们解放台湾。
许多“台独”分子一厢情愿,以为美国人会给自己撑腰,那就看看当年美国的表现吧,那时候我们还没有“东风快递”呢,就已经让美国现了原形。

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被虚虚实实的金门炮战搞得神经紧张。
美国解密档案表明,美空军制定了一个用原子弹轰炸厦门机场的计划,但最终被艾森豪威尔否决。
9月11日,他发表广播演说,表明愿意与中共谈判谋求和平解决,同时申明“不会仅为金门而要求美国人作战”。
于是,中美恢复了大使级谈判,地点选在了周恩来指定的华沙。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重大胜利。
此后的炮击金门,成了毛泽东展现斗争艺术的舞台。
由于看穿了美国分裂中国的图谋,他审时度势,决定将金门、马祖留在蒋介石手里,使蒋介石有抵制“台独”的资本,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10月25日,毛泽东以彭德怀的名义发表《再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对金门“单日打炮,双日不打”,对机场、码头、海滩、船只“四不打”。

从此,双方的炮击变成了一场象征性的交火,炮弹有意识地落在空旷无人地带。
这场特殊的炮战持续了20年之久,实际是两岸之间维持联系的一种纽带。
叶飞后来回忆说:“毛主席决定不拿下金门,现在看来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留下一个对话的渠道。
后来讲三通,其实前线和金门之间早就用各种特殊的形式‘通’了。”
 
6
 
晚年的毛泽东,将对台方针从“武装解放台湾,消灭蒋介石卖国集团”,调整为“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1973年春,毛泽东委托章士钊先生到香港促成国共和谈。

已经92岁的章老欣然接受了这个历史性的使命,他答应周恩来,“事情办好就回去”。
可惜到达香港的一个半月后,章老却因病离世,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晚年的蒋介石多次公开表明反对“两个中国”,在维护祖国统一的问题上,他也丝毫没有动摇。
1974年1月,南越派军舰入侵西沙群岛,大陆调遣舰队前往南海,途径台湾海峡,有人请示蒋介石是否拦截,蒋介石只说了一句:“西沙战事紧呐!”

1975年春节,蒋介石委托国民党元老陈立夫,经秘密渠道邀请毛泽东到台湾访问。
后来陈立夫在香港报纸上发表题为《假如我是毛泽东》的文章,欢迎毛泽东到台湾访问,与蒋介石开创国共再次合作的局面。
可惜,还没有等到大陆的回应,蒋介石阖然辞世。
伟人毛泽东也在一年后的9月9日与世长辞。
祖国统一的大业,只能留给后人去实现。

然而,后毛泽东时代的祖国统一之路,既有前进,也有倒退,可谓磕磕绊绊。
尤其是在中美争端日趋激化的背景之下,美国把台湾当成了遏制中国崛起的一枚棋子,充分激活它的负面作用,导致台海局势恶化。
今天的局面,并非两岸人民所愿,乃是一小撮妄图分裂祖国的民族败类,“台独”分子,为了一己之利,勾结外国反华势力,倒行逆施的结果。
过去的历史一再表明,分裂不得人心,统一才是民心所向。
“台独”分子把希望寄托于别国干涉,这是非常可怜且无知的想法。
早在新中国成立伊始,还没有制海制空权的时候,美国都不愿意为了台湾流血。
更何况今天的中国大陆,无论军事、经济,还是科技实力,都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近期,解放军在台海地区组织了实兵演练、战备巡航,目的就是挫败一切“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我们热爱和平,但我们绝不惧怕战争,更不怕纸老虎在背后煽风点火的战争。

正像毛主席在《再告台湾同胞书》中所说:
“我们只是希望你们不要屈服于美国人的压力,随人俯仰,丧失主权,最后走到存身无地,被人丢到大海里去。”

顺便读读下面的文章:
毛主席取胜的法宝,领悟到的人受益终生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欠揍的国家,叫印度

面对美国的挑衅,我们该低调一些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