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20届中亚问题研讨会精彩纷呈!三位嘉宾主旨演讲摘要来了~

  


10月30日上午,由兰州大学主办的“中亚国家独立三十周年暨第二十届全国中亚问题研讨会”以视频连线方式召开。来自国内中亚问题研究机构的三位“重量级”嘉宾在开幕式上作了精彩演讲,与会的260多位专家、学者和听众纷纷表示,三位嘉宾演讲论据充分、严密,站位高远,贴切中亚现实,大家受益匪浅。

 

丝路新观察现将三位嘉宾演讲内容摘编整理,公开发表,以飨读者。因篇幅有限,删节部分或有不妥,敬请专家见谅。

 

01


演讲题目


中亚国家政治经济转型30年:成就与挑战


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转型,方向和终点并不一致。体制转型最先完成,人们的观念意识要适应这种变化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


一、中亚政治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首先,中亚国家的独立具有一定的突然性和偶然性,是在苏联解体的大背景下短时间内完成的。


二、影响政治经济转型的主要因素:中亚国家独立30年的转型在很多方面开始显现出成果。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的“传统”因素越来越多,而体制选择上也相对有了较大的自主权,但各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有相当大的差异。包括体制因素、环境因素、传统因素等。


三、政治转型与经济改革相适应:政治稳定的基础是经济发展,中亚五国独立后,面临发展经济的任务很重,转型更是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最近10余年,中亚国家逐步恢复了工农业生产秩序,经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经济增速较快,对外经济合作也进入一个新阶段。


转型面临社会冲突的压力也无处不在,社会领域的矛盾冲突有可能继续扩大,并可能具有某种突然性和伴生性。探索适合国情的模式是长期任务,近年来,中亚地区社会政治形势发生一系列变化,虽然基本上延续了过去总体稳定的态势,未来中亚五国可能仍然面临新的政治和安全风险。


中亚各国面临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外部的地缘政治环境没有改善,大国博弈的烈度上升,内部的社会环境也持续恶化。


从中亚五国的情况看,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采取的应对措施也很不一样,但目的大概是近似的,就是都在为执政者(包括其家族)长期把控政权创造条件,包括更加充分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国家体制和发展模式的确定,要服从于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中亚国家对未来的设计还相对模糊。相对来说,中亚国家的社会政治转型比较成功,经济和文化转型离最终目标还相距遥远。


中亚国家的社会政治转型有成功的经验。如充分考虑到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借鉴了国外和历史上治国理政以及保证社会和谐的宝贵经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建立了“玛哈拉体制”,并借此巩固政权对基层的控制力;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照顾弱势群体的利益关切,重视奠定新国家的法律基础;努力培养新一代政治精英;重塑民族价值观等。


未来,中亚国家还要经历更为复杂的考验,其中内部的风险大于外来的威胁。社会层面的问题会更加突出,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形势可控,不至于发生大规模动乱。中亚国家将进入一个更加复杂的发展时期,维持社会政治稳定的任务将更为艰巨


02



 

演讲题目

 

30年来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关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俄罗斯的中亚战略,自1992年起就已成为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新方向。并非人们所讲的中亚独立前10年,而在当时,俄罗斯对中亚国家实际上采取一种“甩包袱”的政策。


1993年4月,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就指出,俄罗斯在原苏联地区,包括中亚地区有着特殊的利益,要调节周边冲突和争取那里的稳定,这是俄罗斯正常的发展和有效贯彻其外交政策的最重要的条件。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直接关乎俄罗斯改革的命运,关系到俄罗斯克服国家危机的前景以及俄罗斯人的正常生存。


在普京执政期间,俄罗斯不仅延续了叶利钦时期制定的对中亚地区的战略方针,而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现在,俄罗斯的中亚战略概括为“五大策略”。


一是积极开展元首外交,密切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在俄罗斯领导人对外交往中,总统和中亚五国总统之间的联系是最密切、最积极的。通过独联体、欧亚经济联盟、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框架,与中亚国家领导人经常会晤、密切互动。同时,双方领导人频繁互访,就重大双边关系和地区国际问题进行协调行动。


二是缔结同盟或战略伙伴条约和协定巩固双边关系。力图通过法律,来保证俄罗斯在中亚国家的利益。


三是突出地区安全和军事合作。俄罗斯以优惠价格向中亚国家提供武器装备,帮助中亚国家培训军官,进行各种联合军事演习等。


四是着重抓经贸合作。就经贸合作的规模和深度来说,俄罗斯仍然是中亚国家最主要的伙伴。能源合作、地方合作和劳务合作,是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经贸关系的三大抓手。


五是俄罗斯非常重视人文合作和软实力的影响。巩固俄语地位和开展俄语教学,进行文化和教育合作,特别是培养留学生,保持俄语新闻媒体的影响力等。


通过上述五方面的努力,俄罗斯的中亚战略和政策基本上得到了落实。俄罗斯在中亚国家保持了传统而深刻的影响,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


当然,俄罗斯与中亚国家也存在各种矛盾和问题,主要有六大矛盾:


一是中亚国家不愿意和俄罗斯搞政治一体化。


二是对历史有关问题有不同看法。


三是中亚国家不愿意做俄罗斯的“小孩子”。俄罗斯习惯于把中亚国家看作是俄罗斯的小兄弟,在处理重大关系的时候,经常表现出简单、随意、甚至比较粗暴施加压力的情况,这使得中亚国家对俄很不满意。


四是俄罗斯在经济上表现出力不从心。


五是俄罗斯文化和语言的影响力已大大下降。


六是中亚国家在外交上逐渐表现出“自主”。他们虽然以俄罗斯为中心,但是也不再是唯唯诺诺、不是唯俄罗斯“马首是瞻”。


俄罗斯与中亚关系对中国的影响,总的来说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互利、协商合作是主要的,而消极面是次要的。


与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协作,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亚地区安全稳定与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因此,在中亚地区出现了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三方共赢的局面。


中俄两国在中亚地区存在一些分歧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贸易方面。


03


演讲题目 


中亚研究30年


第一次中亚研讨会到现在已经20届了。第一届我是会议的主办人之一,这第二十届我也参加了。很高兴,现在很多年轻人从事中亚领域的研究,后继有人是很令人高兴的事。


今天,我尽量讲一些大家不太关注的一些情况,或者关注不够多的。


一是中亚研究机构有,但是以“中亚”为名的研究所不多,研究范围也比较窄;


二是中亚研究在国内院校国际关系或者国际政治学,是在二级学科之下,培养中亚研究生的单位并不多。有些人从民族学、经济学、历史学“转行”而来,尽管如此,从国际政治这个角度来考量,培养的人才数量并不大,这是一个问题;


三是在区域和国别研究扩大以后,在学科建设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就是区域和国别研究是不是可以作为一个学科,实际上是有争论的;


由此,问题来了:区域和国别研究和国际关系是什么关系?和国际关系这个学科是什么关系?和区域学是什么关系?等等。


鉴于上述情况,中亚问题研究人才培养的短板出现了:


第一,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的关系难以确定。尽管各个国家机关、部委领导人都在强调,中亚地区很重要,周边国家很重要,上海合作组织很重要,但是人才培养和需求之间实际上是很难衔接的。我们鼓励培养中亚高水平人才,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去要求社会都接受他们;


第二,我想说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是就要直接以他所学的专业选择就业?这个问题也要考虑。人才的社会储备功能,在我们国家实际上是缺失的,这是个很突出的问题,当然这都不是我们研究机构所能解决的问题;


第三,现在我们培养的硕士生是没有办法适应工作的。本硕博连读现实的可能性到现在也没有解决,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也有问题。


目前,在中亚问题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这个观点可能不对。但还是想坦率的把它讲出来:


一、直到现在,我们对中亚的研究还在相当程度上受到“麦金德大陆心脏说”和“布热津斯基大博弈”观点的影响,包括对阿富汗的研究。我认为,“麦金德大陆心脏说”只提出来了一个分析方法,但它的结果是错误的;


二、我们在中亚问题上关注俄罗斯、美国的力量,这是对的。但是对其他的力量,比如说欧盟、土耳其在中亚作用影响,明显关注力度不足;


三、对我们中亚政策的成绩估计过高。我们在中亚地区一共办了7所孔子学院,但据了解,其他国家在中亚办的高校已超过20所;


四、文化领域的交流缺乏实质性内容,甚至出现严重错误;


五、是国际交流水平有待提高。



(文章记录整理:陈鑫)



期推荐走!瞧瞧乌兹别克斯坦的“馕”有啥不一样
兰大举办的这场研讨会,创了历史之最!
中亚第一大国为何“谈核色变”?


凡转载本账号文章,请在明显位置标注:转载自“丝路新观察”。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意见。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内容系网络资料,无法联系版权所有人,如文章文字、图片存在侵权行为,烦请联系公众号运营人员。

如需广告、商业合作,请联系微信:z13565801531。

丝路新观察网站:www.siluxgc.com

新浪微博:丝路新观察官微

监制:张兴鼎  编辑:潘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