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月刊》2021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 2022-04-26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上海城市集聚功能与中国共产党创立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立, 并以上海为重要活动基地,长期将中央机关设在上海,与近代上海城市强大的集聚功能有关, 与上海奇特的城市空间有关,与五方杂处、华洋混处社会结构有关,与先进知识分子对于上海城市特点的清晰认识与有效利用有关。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制度创新、思想创新,归根到底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创新。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既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历代志士仁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改造中国、振兴中华思想持续演进、升华的结果,也是陈独秀、李大钊、 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者在诸多社会思潮中,经比较、鉴别与论争后理性选择的结果。


关键词:上海;城市;集聚功能;中国共产党


作者:熊月之,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上海 200235)。

论马克思社会政治理论的起点——黑格尔国家法哲学批判与国家社会化的基本定向



摘要:不同于将马克思社会政治理论的起点定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博士论文》或《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社会政治理论的起点可另确定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德法年鉴》时期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与《论犹太人问题》。在这些文献中,马克思实现了从启蒙自由主义向激进主义的转变,借助于并顺沿费尔巴哈的主谓颠倒逻辑,将黑格尔的国家决定市民社会颠倒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但马克思没有止步于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现成判断,而是分别探讨市民社会的历史扬弃,并筹划国家的可能样态。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显然已不是青年黑格尔派及费尔巴哈那种现成的利己主义的市民社会,而是作为历史性存在的资产阶级社会,其在向人类社会的提升与转变中成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对象,也因此成就了唯物史观。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理性国家或伦理国家的批判,也力图实现由物质国家或资产阶级国家向人民国家的转变。但人民国家不同于无政府主义以及民粹主义的国家,而是与新社会建构关联在一起的社会共同体。国家社会化,是在马克思的黑格尔国家法哲学批判中已经被给予的基本理论定向。


关键词:马克思;黑格尔国家法哲学批判;市民社会;国家社会化


作者:邹诗鹏,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暨哲学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尊严与必然性:康德伦理思想的伍德式阐释



摘要:在伍德看来,奠基于人性尊严之上的道德自律和目的王国乃是康德伦理学的核心要义,是联结康德道德法则诸公式的枢纽,也是阐明康德整个实践哲学体系的根本价值前提。尽管存在一些疑难之处,但是伍德的创造性解读为从社会政治、自然历史以及情感欲求等实践人类学视角理解康德伦理学拓展了思想空间,这一阐释模式不仅区别于罗尔斯式的建构主义进路,更在反思批判种种误读与诘难中捍卫康德的启蒙精神和共同体理想。


关键词:康德;尊重;普遍法则;自律;目的王国


作者:卞绍斌,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道德发展研究院教授(江苏南京 211189)。

知性的概念史与知性哲学



摘要:源自当代科学哲学的理解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知识论的一个主要领域,其重要性甚至已经超越了知识论本身。但在其中并没有受到重视的是知性问题悠久的概念史。近代西方认识论转向后占据百年核心的概念恰恰是知性,它提供了一个经验主义传统和理性主义论争的中心战场。当前的理解研究可以类比于当代知识论而将问题归纳为三个方面:理解与真或事实的关系,理解与辩护的关系,理解与理解主体的关系。如果意图将知性哲学定位于一种更广泛的哲学视角,那么其被忽视的当代心灵哲学的起源应该受到特别的关注,并返回到语言哲学的意义理论,由此,知性哲学也可以自然地拓展到道德理解和实践知性对认知主义和非认知主义的超越、行动激发问题的解决及人生意义问题,同时,两个重建的中西知性论史前传统也表明了知性哲学在思想史上的连贯性和普遍性。


关键词:知性的概念史;近代认识论转向;当代理解研究;知性哲学


作者:颜青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上海 200241)。

求解中国农业困局:国际视野中的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竞争力



摘要: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出现的 “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 ”现象,是由于农均耕地面积过小引起的规模经营不足。这背后,是户籍制度造成的城市化滞后以及针对外来人口的公共服务不平等。同时,政府大力补贴农业和农村,提高了农民向城市转移的机会成本,导致土地流转率不足,进一步阻碍规模经营。通过国际比较,我们认为规模化农场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而小农经济现代化的成本较高。研究还发现,在世界范围内,农业劳动力转移适应农业产出比重下降的国家拥有更大的农均在(可)耕地,它对农均粮食净出口存在显著正效应。反事实分析说明,若中国 2011年的农业就业比重能和产出比重相适应(即消除城乡间劳动力流动障碍),则下一年粮食净输入将下降约 89%。


关键词:农业竞争力;农均耕地;规模经营;劳动力流动;城市化


作者:徐灏龙,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系博士生(上海 200433);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上海 200030)。

社会偏好理论:争议与未来发展



摘要:社会偏好理论是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为解释经济学实验中观察到的非自利行为,通过拓展微观分析的效用最大化框架以包含公平、互惠、利他、差异厌恶等因素而发展出的一个热门研究话题。近年来,行为经济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对已有的理论模型提出了挑战,团队认同、社会文化背景、生理和心理特征等因素对于社会偏好的影响亦被纳入分析框架。与此同时,桑塔费学派的经济学家从族群进化和制度演进的角度,认为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利他、合作和互惠能够作为一种维系种群生存的制度得以演进和存续,继而成为一种稳定的社会规范。社会偏好理论的进展也在近十年间对劳动经济学、财政学、宏观经济学乃至政治经济学等领域的实证分析产生了重要影响,为解释更广泛的社会互动关系中的合作与互利行为提供了实用的工具,也为经济学家合理干预微观个体的选择与合作、改进政策设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社会偏好;偏好内生化;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亲社会行为


作者:王云,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2);张畇彬,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博士研究生。

创新导向减税与就业结构升级——基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检验



摘要:创新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发突出,如何促进高技能劳动力向创新主体部门集聚,值得深入探索。基于 2018年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冲击,利用 A股上市公司 2016.2019年数据,本文研究了创新导向减税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加计扣除比例提升显著提高了企业雇佣劳动力中研究生所占比例,促进了企业创新人力资本积累。异质性分析显示,政策在非公有制企业、主板上市企业中效果更明显。对企业各层次雇佣规模的评估表明,雇佣总量及研究生、本科生雇佣数均有所提高,同时本科以下学历人员并未明显减少,这意味着政策未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高技能劳动力雇佣的增加并不以低技能劳动力的减少为代价。综合来看,政策不但能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还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盈利水平。本文结论为通过实施结构性减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经验支撑。


关键词:结构性减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就业结构;人力资本


作者:郑礼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29);李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北京 100029);李德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讲师(北京 100024)。

以圣化神:德位信仰的秩序与心态——王权敕封祠神中的双重神圣特征



摘要:”公私关系是传统中国配置权力与神圣关系的载体,它能把超社会圣明崇拜与自然神灵崇拜直接呈现为不同属性的王圣 —私神格局,最终形成以公控私进而以圣化神的总体圣神秩序。中国历史上王权敕封祠神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王公圣教与民间祠神的双重神圣化。一方面是处于私领域、自然崇拜的祠神及其信奉者凭借官方认可而纳入 “王公 ”圣教秩序中而获得正统资格,依附于整体圣神结构;另一方面是超社会崇拜的王权基于民间神祇资格的把控,在庶民社会中实现自身的显现与证成而建成祠神秩序。在此过程中, “以圣化神 ”和“德位信仰 ”的双重建构,形成王公教化掌控民私祠神的德位信仰、圣神等级,最终建构了 “神圣依附”的心态秩序及其衍生机制。


关键词:双重神圣;以圣化神;公私关系;德位信仰;神圣依附


作者:李向平,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 民族宗教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教授(上海 200241);姚明辉,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广东广州 510275)。

治国理政思想缘起刍议——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



摘要: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不仅来源于其革命战争年代的 “局部执政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全面执政 ”,而且也源于党初创时期的革命实践活动。党在此时期的革命行动蕴含了党百年治国理政的思想起点。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单纯的革命与治国理政两者之间具有共通性,即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属性、统一归属于规模宏大的集体行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对时局的正确把握和对问题的科学界定的前提下,引入科学的革命理论,建立统一战线,推进党的建设,这些有效的革命行动蕴含了党治国理政的初期思想,如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马列主义的理论指引、统一战线的行动策略以及党的建设的根本保证等,这些直接影响到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治国理政思想的形成与实践的展开。


关键词:治国理政思想;中国共产党;缘起;集体行动


作者:罗峰,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教授(上海 200233)。

“革命的保卫者”——“大公安”格局发生的历史缘起



摘要:英国警察是对当代中国公安进行比较研究的重要视域,中国公安与英国警察构成一个二元对立制度结构。英国警察和中国公安机关的制度构成,都与地缘政治环境、现代国家构建历程有关。当代中国公安机关发端于革命斗争年代的中央特科、国家政治保卫局、中央社会部、中央军委公安部。与革命年代保卫机关的组织、人事接续,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安机关组建的决定性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安机关的组建,又为此后公安机关职权、地位界定,提供了制度缘起。


关键词:革命;保卫者;组织;人事接续


作者:刘忠,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广东广州 510275)。

司法公正的象征建构:在认知与规范之间



摘要:在以和谐与稳定为主的社会环境下,实用主义司法哲学强调的是一种结果导向的利益衡量方法。这种基于利益认同而塑造的公正幻象注定只能在利益相关方的认知期望之间形成短暂的共识,无法提供制度化的张力。在 “终极价值个人化 ”的格局下,甚至还有可能形成获益者 “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的制度认同困境。从稳定社会期望的角度来看, “马锡五审判方式 ”最可称道之处在于其自发地建构出一种 “把第三方置于期望担保人位置的机制 ”。这样一来,对符合规范之行为的期望,以及对这一期望的期望就不仅仅来自在场的利益相关人,而且也来自与实际争议利益无涉但是却有 “代入感 ”的第三方及其背后象征的社会期望。由此,与实际上能够达成的有限共识相比,具有稳定性的期望得以建立。得益于第三方期望的制度化,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就不会对制度公正的假定产生质疑。


关键词:认知期望;规范期望;功能分化;行为期望制度化


作者:陈洪杰,南京大学法学院副研究员(江苏南京 210093)。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的社会政策探索



摘要:自 1921年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辉煌历程。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利益、与时俱进地解决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即民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矢志不渝的追求。社会政策作为国家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化举措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关注和重视,但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党对社会政策角色的运用会根据时代的特点、具体国情的变化、解决民生方针策略的需要做出调整和改变。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按路径划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党对社会政策角色的运用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党的成立至新中国成立前系党为解决民生问题创造政治前提阶段,社会政策被作为政治动员的重要手段( 1921.1949);新中国成立至 1978年系党为解决民生问题创造经济前提(基础)阶段,社会政策依附经济体制,服务于经济发展( 1949.1978);改革开放以来系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解决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民生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步阶段,社会政策相对独立发展,其地位和作用不断强化( 1978年至今)。建党百年来党对社会政策的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启示,对其加以科学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民生问题;社会政策


作者:李迎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北京 100872)。

城市基层党建与社区社会资本生成——基层社区党建的延展效应



摘要:与强调纵向协调有损社区社会资本的观点不同,基层社区党建的延展效应和居民有分寸的自律协调概念,可用以解释中国城市居民住宅小区、尤其是新建商品房住宅小区中社会资本得以生成的现象。居民社区党组织在发挥纵向协调职能时,具有一种作为潜在社会过程的延展效应,导致了居民住宅小区里 “有分寸的自律协调机制 ”的出现,进而生成了居民间的横向社会网络和社区社会资本。对 2016年“上海社区研究”(SCS)资料的分析发现,建有活跃党组织的居民住宅小区,会拥有相对较多的居民社团,包括自发型居民社团;在商品房住宅小区里,拥有活跃党组织,同样更有可能形成自发型居民社团。这些发现支持了基于上述论辩的研究假设,表明所提出的中国城市基层党建的延展效应和有分寸的自律协调机制,是能够解释在纵向协调起主导作用的制度环境下社区社会资得以生成的现象的。


关键词:社区社会资本;行政协调;自律协调;社区党建;延展效应


作者:刘欣,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上海 200433);田丰,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上海 200433)。

礼乐美学与传统中国



摘要:在现代形态的历史研究中,人们可以拈出种种概念为中国历史定性,但没有哪一个概念像礼乐一样对中国历史形成了既深且巨的影响。人们可以用它界定中国文明、文化、政治、制度的性质,相应把中国文明称为礼乐文明,文化称为礼乐文化,政治制度称为礼乐政治和礼乐制度,但从本质上看,它却奠基于美和艺术。其中,礼主要指人行为的雅化、典礼艺术和礼仪美术,乐指涉诗、乐、舞。礼乐概念是对两种美和艺术形式的综合。以此为背景,美之于传统中国的价值被彰显出来。可以认为,以礼乐为标识的美学传统是中华民族最具奠基性的传统,以尚文为宗旨的礼乐精神构成了民族精神的灵魂。据此,设置一个礼乐美学,有助于申明美学之于中国人文历史的主干地位,并可使中国美学史研究摆脱种种窠臼,变得与国家历史等量齐观起来。


关键词:礼乐美学;尚文;诗教;礼教;乐教


作者: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价值与文化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875),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871)。

自然审美:主观的与客观的



摘要:在中国当代美学的论域中,自然审美的主客观性是以自然美本质呈现的主客观性的论争为话语范式的,朱光潜、蔡仪、李泽厚分别代表了自然审美的主观论、客观论和主客观统一论的观念。在西方当代自然美学的论域中,以卡尔松为代表的科学认知主义认为自然审美具有客观性,以巴德为代表的审美自由主义强调自然审美的主观性,以赫汀格为代表的审美保护主义则认为自然审美是主客观的融合。中西方美学史上关于自然审美之主客观性的论争揭示出参与这一论争的诸美学思潮的美学立场、理论原则、理论动机,这些论争试图为自然审美乃至美的主客观性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学理的支撑,并在此基础上尝试为自然审美的主客观性问题做出深入的阐释。但由于固守理论的一隅而未能窥见自然美的真理性问题。自然审美的主客观性的讨论的核心问题是自然审美的真理性问题。一种主客统一的一元论自然审美理论是自然美学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自然审美;自然美;审美主观论;审美客观论;审美主客观统一论


作者:胡友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山东济南 250013)。

“精致利己主义者”的美学书写——关于翟崇光、姚新勇的“批判”之“批判”



摘要:翟崇光、姚新勇先生意在讨论 “信仰转向 ”问题,但是却没有坚持 “实事求是 ”与“知人论世 ”的学术准则,而是以臆测的论点为主,作为支撑的论据也大多只是捕风捉影,全文仅 “硬伤 ”就有十处之多。因此所谓的 “批判 ”也就无法令人信服。学术争鸣无疑应当鼓励,但认为潘知常的 “信仰转向 ”是对刘小枫提倡的 “基督教神学转向 ”的继承,并处处以后者为指导原则来评判生命美学的 “信仰转向 ”,是脱离事实、不可取的。同时, “批判 ”本身毕竟也存在着起码的底线学术伦理,不宜为我所用、投机取巧地使用材料,不宜以抢占道德高地的方式去绑架、指责对方,也不宜越出学术讨论的边界去进行人身指责。在这方面,翟崇光、姚新勇先生的做法亟待认真反省。


关键词:批判;基督教神学转向;信仰转向;“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作者:潘知常,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江苏南京 210023)。

“英特纳雄耐尔”的文本传布与象征意义 



摘要:《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标志性符号。1887年,欧仁·鲍狄埃在个人作品集中发表了《国际歌》的法文诗稿,虽与最初的手稿有所差异,但都是献给国际工人协会的赞美诗。1902年,柯茨将《国际歌》译为俄文,列宁称其为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 ”。1920年以后,《国际歌》通过法、俄两国的不同路径传入中国,存在列悲、张逃狱、耿济之和郑振铎、瞿秋白、萧三和陈乔年等译本,其中瞿秋白首先采用了 “英德纳雄纳尔 ”的音译,以此表示 “世界大同的兆象 ”。《国际歌》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歌词的译介与传唱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1962年,《人民日报》公布了《国际歌》定本,并为之赋予国际共产主义理想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国际歌》;中国共产党;文本;象征


作者:宋逸炜,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 210023)。


Title and Abstract

滑动阅览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目录】

2021年第1期

2021年第2期

2021年第3期

2021年第4期

2021年第5期


为适应微信排版,已删除注释,请见谅。

关注我们

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学术月刊”,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