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目录提要】|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4 年第 4 期

小语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24-09-04

04‍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4期目录和摘要发布,欢迎下载浏览和传播。下载地址:

https://yyjx.cbpt.

cnki.net/WKB3/WebPublication/wkList.aspx?navigationID=54253c13-816a-4cda-85b4-048f7444fa78&mid=yyjx



电子版全文浏览和下载请访问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如需购买当期杂志或过刊,请前往官网“期刊征订”获取详细信息。


本刊编辑部推出“电子文档快速传送服务”,向读者免费提供本公号推送论文的PDF电子文档,每位读者每月限三篇。如有需要,请关注本刊官方微信公众号(公众号名称:“语言教学与研究”)后留言“我要PDF文档”获取具体方式。









基于口语—书面语联结的汉语能力

发展阶段及元语言意识在其中的作用

郝美玲

01

提要 随着汉语进入越来越多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海外少儿汉语学习者数量激增,但是学界对他们学习汉语的规律还缺乏了解。本文从母语和二语习得规律具有较多相似性的角度出发,从口语和读写能力发展具有连续性入手,在参照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汉语特点,构建了汉语能力发展的四个关键阶段——口语发展期、读写萌发期、读写巩固期和读写熟练期。然后依据简单阅读观和简单写作观理论,以及元语言意识与语言能力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梳理了与不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的元语言意识类型,形成了基于口语—书面语联结的汉语能力发展阶段与元语言意识作用的框架,并援引现有少儿汉语习得的相关研究对该框架进行了初步验证。未来需大量研究来系统验证该框架的适用性,开展基于元语言意识培养的教学研究,研发相应的教学资源,形成少儿汉语学习者汉语习得规律与教学促进研究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口语—书面语联结;汉语能力;元语言意识;少儿汉语学习者



共同体视域下国际中文教材跨文化呈现路径探析
——以德范克系列教材为例王 喜 吴勇毅

02

提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与实践,提升国际中文教材文化呈现质量,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能力是国际中文教育服务共同体理念的重要路径与方式。本文采用质性文本分析方法从德范克系列教材中提炼出一个教材跨文化呈现路径结构,以期为国际中文教材文化内容编写提供参考。具体路径结构为:在整体层面通过角色与情境设置,创造便于主、客位交叉叙事和共情的文化融通空间。在这个空间内针对共通文化、差异文化与冲突文化三大文化比较类别分别采用展示共性与交汇、消解伪差异、引申泛化、展示文化动态性和内部异质性、示范等具体方法进行跨文化呈现。

关键词 共同体;跨文化呈现;国际中文教材;德范克系列教材



基于一项国家通用语言测试的

考生认知技能诊断研究

杨 翊

03

提要 认知诊断评价可以将语言测试分析引入到微观领域,使得研究考生的认知技能成为可能,为改进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基于认知诊断评价,分析了民族地区大学生在一项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测试中的认知技能表现。本次测试试题共涉及7项认知技能,其中“解释”“总结”“推断”为低阶认知技能,“区别”“组织”“归因”“检查”为高阶认知技能。研究发现:考生认知技能总体表现中等,高阶认知技能表现较差;考生认知技能掌握模式聚类明显,低阶认知技能多成组掌握,高阶认知技能多分散掌握;语言水平不同的考生低阶认知技能表现的差异大,高阶认知技能表现差异略小;多数语言水平较高考生的属性掌握模式全面、系统,语言水平较低考生的属性掌握模式则呈现出零散、随机的特点。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建议。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语言测试;认知诊断评价;认知技能;语言教学



从世界语言看汉语从汉语看世界语言——中国语言研究的传承与创新

束定芳

04

提要 中国语言研究的传统侧重于汉语本身和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研究者善于从汉语传统看汉语,研究汉语主要是出于实用的目的。自《马氏文通》以来的100多年里,国内的语言研究通过借鉴西方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努力从世界语言看汉语,但多数中国学者还不善于从汉语看世界语言,从普通语言学或哲学层面通过汉语看语言、看世界更是无从谈起。又因为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缺乏引领性的学科,语言研究无法实现研究范式的突破。因此,中国语言学家要对世界语言学有更大贡献,需要有哲学的眼光,跨学科的视野和研究方法,在继承中国语言学研究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通过对汉语个性的探究,发现人类语言和语言使用方面更多、更重要的特点,为构建普遍的语言或人类社会发展理论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中国语言研究;继承;创新;普通语言学



从生成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全局特征

熊仲儒

05


提要 本文探讨了关系汉语全局的语法特征及其在汉语语法体系中的作用。文章认为词汇范畴向词汇范畴的核心移位是现代汉语中关系全局的语法特征,它决定了功能范畴的引入与句法骨架的搭建。为满足核心移位限制,需要由功能范畴为词汇范畴引进所有的论元,包括由结果补语与介词短语等充当的论元。为获得正确的外化,需要限制合并的词序与嫁接的方向。与之相关的是功能范畴假设、自然语言的词序假设和嫁接与移位同向假设。具体来说,引入的功能范畴决定了汉语的论元结构、语序,搭建的句法骨架有助于词类、词项与句法成分等的识别。

关键词 功能范畴;外化;博雷尔—乔姆斯基猜想;全局特征;核心移位



语言中的刻板印象及其认知基础
崔希亮

06


提要 语言生活中存在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固定、概括而笼统的定型化看法,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在认知结构中表现为一组心理表征,而在语言中则表现为一组能够反映我们认知图式的属性特征。刻板印象往往代表了某个特定的语言社团对某一类人或者事物的社会偏见。通过对BCC语料库和汉语认知库的调查,本文讨论了性别刻板印象与社会偏见、职业和身份的刻板印象与社会偏见、地域的刻板印象与社会偏见、国家和族群的刻板印象与社会偏见,以及人们关于动物的刻板印象与社会偏见,并探讨了产生刻板印象的认知基础。

关键词 刻板印象;社会偏见;认知基础

汉语名词前的主观性标记董秀芳

07


提要 汉语名词前的量词“个”、指示代词“这”“那”以及形容词“好”“大”“小”等都有演变为主观性标记的用法,表示主观上的“增量”或“减量”,突显或减弱名词性成分以及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事件在话语中的地位,有时还伴随或褒或贬的态度。这表明发生主观化是汉语名词前成分的一个主要演变趋势,而表示名词的定指或不定指则不是汉语所重视的。

关键词 主观性;增量;减量;语法化



汉语普通双名黏合语的句法表现与语义特征王灿龙

08


提要 现代汉语中两个表示人的名词可直接结合,形成黏合语。本文重点从核心成分、标记性、语义信息和主观性四个方面对这种黏合语作较为细致深入的考察与分析。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区分表人名词的下位类型,比如是否为专有名词,是否为亲属名词或职衔名词等。分析表明,双名黏合语的句法表现与语义特征跟名词的下位类型密切相关。文章最后通过英语黏合语的简单考察,进一步印证汉语普通双名黏合语的某方面特点。

关键词 黏合结构;限定语;补足语;句法表现;语义特征



两宾重动式“(S)VO1V出O2(来)”构式化历程与产生动因赵林晓

09


提要 两宾重动式“(S)VO1V出O2(来)”构式化的前提条件是“VO1”的泛化自指与拈连修辞引起的“V出O(来)”广泛使用。该构式经由小句整合形成,整合途径有因果句整合和话题评论句整合两种,整合机制为句法嵌入和省略,完成构式化的使成语境有三种:“言说动词+    /心理动词+    /对话语境”等。它形成后经历后构式化演变,语用功能由只表达反预期变为兼表正反预期,其演变的促成语境主要是叙事和评论的语体环境。该构式产生的动因在于表达言者主观认定的交际需求,同时也受到“句法—修辞—语体”等多范域互动的影响。

关键词 重动构式;构式化;小句整合;使成语境;“句法—修辞—语体”互动



现代汉语的时系统许 钊

10

提要 现代汉语的时系统不能完全走Reichenbach(1947)或Comrie(1985)的时理论道路。本文从事件时间、参照时间和说话时间之间的两两关系出发,讨论了以下内容:第一,基于对汉语句法成分的观察,指出“相对时”理论并不适用于汉语,汉语的事件时间与参照时间关系表达“体”意义,这印证了金立鑫(2008)的主张;第二,分析参照时间理论存在的问题,明确了说话时间是陈述功能和最新视点功能的复合体,论证事件时间与说话时间可以构成基本的时类型;第三,指出说话时间与参照时间具有视点分化关系,说话时间可以对参照时间定位从而表达时意义。最后,根据定位对象是事件时间还是参照时间的不同,区分汉语时间定位方式的直接性与间接性,将汉语的时系统调整为“直接时—间接时”系统,为建立基于汉语时间定位方式的详尽时体理论做准备。

关键词 时;体;系统;参照;逻辑形式





由于微信平台算法改版,公众号内容不再以时间顺序展示,如果大家想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推送,建议星标并多点【在看】。

星标具体步骤:

(1)点击页面上方的蓝字“语言教学与研究”,进入公众号主页

(2)点击右上角的,在弹出页面点击“设为星标”

感谢支持!


编辑  陈甲冰

审核  李先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教学与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