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远离闹市,宁波藏着原汁原味的古村落!美得像画!

文旅君 宁波晚报生活号
2024-08-11

朦胧的山,澄碧的水,环抱着一溪一桥,荡漾着一舟一渡,掩映着一宅一户……这一期,我们在古村,遇见“诗画江南”。


在翠屏山的怀抱里,古村错落,松柏森森,青砖黛瓦,石板窄巷,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都愿意静静地欣赏那一幅幅水墨丹青,一处处世外桃源。



方家河头古韵长
方家河头村,位于翠屏山东北部的慈溪龙山镇,东接镇海九龙湖,南与慈城隔山相望,是慈溪唯一保存完整的千年历史文化古村落,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方姓聚居村庄。
据传,河头方姓来源有三:一是北宋末年方腊后裔的一支避居于此,二是元代始祖方绅迁入,三是明初方孝孺一支后裔迁入,渐成当地望族。


方家河头古韵长


方家河头村属于半稻半山区,素以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闻名远近。


村内溪流、古树、古井比比皆是,溪涧环村流泻,地下水脉畅盈,五百年“鸳鸯樟”宛若情侣,幽深的“方井”水甘甜清冽,悠长的历史就在淙淙水声与枝丫轻摇中匆匆流逝。


走在方家河头村的百年老街,一座座古朴的宅第给人宁静安详之感。


刺史第气宇轩昂、气势不凡,洋房中西合璧、一枝独秀,兰屿大屋、鹤琴大屋等错落有致、厚重端庄。


沐浴在这静谧悠闲中,感受山水的灵气,咀嚼岁月的悠然,好一派天生的自在,便在“河头”之境。


“十七房”里说商帮


十七房村,位于翠屏山东端的镇海澥浦镇。

相传,南宋时郑氏始祖靖侯公迁居澥浦路沿郑,传六世后东沧公郑铨在旧宅西北隅另修新房,因排行十七,遂名其宅“十七房”。后来,族以房名,村以族称,就有了现在的村名。


十七房郑氏是浙东大族、商帮之家,历代名人辈出,所涉行业遍及渔盐、钱庄、蛋业、墨水制造等。



从这里走出了晚清最大的全盛民信局创办人郑景丰、“老凤祥”银楼创始人郑熙、老北京“四恒银号”创办人郑世昌、英雄墨水创始人郑尊法等一大批早期“宁波帮”商业巨子,以及“锦灰堆”艺术大家郑达甫等文化人士,皆是行业翘楚。


十七房村是郑氏家族累世经营形成的世居村落,现存古建筑群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且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


家族的宗祠气势宏伟,前后三进,后堂建有女祠“洽礼堂”,反映了男女平等的家族文化。


据家谱记载,“郑氏十七房”有“三宝”:马头墙最多,台风吹不倒;旗杆最多且最高,宁波看得见;龙河水长流,无雨也不干。处处显露着儒商一体的智慧与形象。


穿堂过院,到这里聆听郑氏家族的兴衰荣辱,续一段古朴灿烂的文化传承。


半浦古渡书香浓

半浦村位于翠屏山南部的姚江之滨,临近慈城古镇,是一座渡口古村。

半浦古时称鹳浦,亦称灌浦、官浦,乃姚江古渡之一,相传因为是鄞县与慈溪两县相半之界,后来叫半浦。


如今,半浦古渡早已卸下历史的使命,唯有江边的灯塔依旧矗立,仿佛在诉说千百年的繁华与风霜。



宋末元初,一位叫郑毓的读书人摆渡到此隐居。他是宋嘉定元年状元郑自诚的裔孙,其后人不同凡响,数百年来科第连续,蔚成望族。


300多年前,也是在这个渡口,郑氏后人、清代藏书家郑性亲自到余姚黄竹浦,把因失火劫后余生的3万卷黄宗羲遗留的藏书用船运到了半浦,建藏书楼“二老阁”,以纪念黄宗羲和祖父郑溱的深厚友谊。


“二老阁”对外开放,四方学者纷至沓来。半浦的书香更加浓郁。


沿着“二老阁”的原址一路向西,会看到一排雅致的建筑,这是当年四明银行大当家孙衡甫捐造的半浦小学。


这位孙先生是在二老阁的书香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后来成为上海滩的风云人物,事业有成后创建半浦小学、捐资宁波老江桥、修筑半浦到慈城的石板路等,成为“宁波帮”赓续书香、回报桑梓的杰出代表。



大家还在看

宁波大批人深夜涌入山林!突然爆火,一晚上能挣四五百

停运!涉及宁波部分列车

警惕警惕警惕宁波市区一建筑外墙大面积脱落

危险!宁波女子在商场里被无人机撞脸,“会留疤”!更气人的是……
100多颗!宁波男子身体里密密麻麻全是它!医生提醒……
冷气加冰,再裹上8层保鲜膜、2层棉被……它们"全副武装"来宁波!
痛悼!她去世了,享年104岁!祖籍宁波
知名奶茶又出事!刚刚,道歉了!
紧急!宁波高速上,200多只“二师兄”集体“热晕”!紧接着……
宁波这里上千平方米空地竟被挪作……
马东被查!曾身兼5个局局长
罕见!浙江确诊1例
宁波最实用的资讯,快关注
↓↓↓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谢舒奕 通讯员 杨燚峰

编辑 陈欢 审核 王籍 郑昕玮 房伟



宁波晚报生活号
商务合作请联系
宁波晚报生活号13586640957(微信同号)宁波晚报抖音号、视频号13867871360(微信同号)

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宁波晚报生活号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